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何岳轶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炽昌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         
 
他日来取             
 
教书于宦官家
 
不动心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 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
 
 
参考答案:
1.
 
①离开,离去。
 
②等候,等待。
 
③曾经
 
④一点也不,丝毫不。
2.
 
⑴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
 
⑵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⑶(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
3.
 
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寄金不取。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
 
 
参考译文:
 
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希望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岳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何岳又曾经教书与官宦之家,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里面有几百两银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走了好几年,毫无音讯,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何岳轶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松龄著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始时,大司马朱鲔在離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吉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吹狼》原文及翻译
《于令仪诲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母断织》阅读练习及答案
《伯夷颂》《史记·伯夷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薛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长孙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侯之贤》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肇《曾舍人巩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说苑·复恩》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汪缙《与顾丈禄柏述太孺人节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养浩《龙洞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荣施炙》阅读练习及答案
《游罗浮记》《游大观亭故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确《岑嘉州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吴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厚货财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