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18分)
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1】。二年春,齐伐鲁北鄙,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城破,齐师遂南侵。鲁遣使如晋乞师。夏四月丙戌,卫师及齐师战于新筑【2】,卫师败绩,亦如晋乞师。晋侯遣师八百乘,命郤克将中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六月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郑丘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解张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披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3】。
前夜,韩厥梦其父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逐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齐侯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韩厥俯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4】,骖挂于木而止。前日,丑父寝于舆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辱两君。”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会齐师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克将戮之。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取材于《左传》)
注释:【1】断道,晋国地名。【2】新筑:古邑名。
【3】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4】华泉:泉名,在华不注山下。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陈于鞌 陈:摆开阵势
B.右援枹而鼓 援:拿、执
C.将及华泉 及:追赶上
D.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介马而驰之 B. 郤克伤于矢
伤而匿之 丑父寝于舆中
C.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D. 韩厥梦其父谓己曰
谓之君子而射之 射其左,越于车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必下推车
余下的人必定要下来推车
B.逐之,三周华不注
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很多圈
C.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臣下不走运,恰巧遇到您的军队
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人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当作难事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卫在新筑被齐军击败,分别派遣使者到晋国请求援军,晋国派遣军队救援两国。
B.两军交战时,晋军主帅郤克伤重,他希望解张和郑丘缓可以代替他击鼓,指挥军队。
C.齐侯坚守春秋战国时的礼仪,因此御者凭借“君子”的身份,没有成为被射击的目标。
D.韩厥表达了齐晋两国并无恩怨,并且晋侯为齐侯着想,这实际上是当时的外交辞令。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
披甲执兵,固即死也
11.文章最后两段用极具现场感的笔墨,刻画出逢丑父的智慧,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6.(3分)C(到)
7.(3分)D(A而,连词,顺承;转折。B于,介词,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引出动作发生的处所。C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其,代词,他的)
8.(3分)A(余,我)
9.(3分)A(卫国在新筑被齐军击败)
10.(2分)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本来就靠近、走向死亡。
11.(4分)参考答案:
①“逢丑父与公易位”、“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逢丑父手臂受伤但“伤而匿之”,他知道如果车辆出现事故,自己无法“推车而及”,齐侯极有可能会被俘,因此提前和齐侯换了位置,即便被晋国追赶的部队追上,也可以假冒齐侯而使齐侯脱险。
②郤克在交战之时受了重伤,抓回来的还是冒牌齐侯,愤怒得不得了,想要杀掉逢丑父,“郤克将戮之”。逢丑父抬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士大夫共同遵守、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各为其主”是一种“忠”,为了个人的感情而杀戮“尽忠”的臣子,是被人所不齿的,“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一句话喊醒了愤怒中的郤克,“赦之,以劝事君者”,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乃免之”。
③韩厥作为晋国大夫可能并没见过齐侯,他看谁站在主帅的位置,就认定那是齐侯。因此在韩厥发表了一段外交辞令后,逢丑父并没有出声接话,一是防止激化矛盾,二是怕此时被认出自己不是真正的齐侯,而无法使齐侯脱身。(一点2分,二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