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智伯请地于韩康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注]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乃使使者致万家之于智伯。智伯说,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桓子曰:“善。”
智伯又求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与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谋士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大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注]狃:习惯,拘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B.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C.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D.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文中指封邑,古代诸侯给大臣的封地。“万家之邑”指一万户人口的封地。
B.大夫,古代官名。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中又分上、中、下三等。
C.骖乘,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居右边,御者居中间,另有一人居左边陪乘。
D.光,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文中“臣光曰”指司马光的评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伯分别向韩康子、魏桓子索要土地,但他们两人开始都不肯给,后经身边的人劝说,他们才同意给智伯土地。
B.智伯向赵襄子索要皋狼的地方,但赵襄子坚决拒绝,智伯就联合韩、魏两家军队去攻打,赵襄子于是逃到晋阳。
C.疵发现在晋阳城快被攻破三家能按约分割其地时,韩康子、魏桓子竟不高兴,面有忧色,就断定两人有反叛之心。
D.韩康子、魏桓子与赵襄子三人秘密商议,约好日期一起抗击智伯,后经过激战,杀了智伯,诛灭智伯全部族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5分)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5分)

答案:

10.A(原文标点: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11.C(“古人乘车,尊者居右边,御者居中间,另有一人居左边陪乘”错误,应是“尊者居左边”“另有一人居右边陪乘”)
12.D(“韩康子、魏桓子与赵襄子三人秘密商议”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张孟谈日:‘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的信息可知,赵襄子是派张孟谈与韩康子、魏桓子密谈)
13.(1)别人不给,他必定用兵对付别人,这样以后我们能够免于祸患而等待事情的变化了。(得分点:“与”“向之以兵”“得免”各1分,句意2分)
(2)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中(往往)没人能分得清,一概称他们为贤明,这大概是错用人才的原因。(得分点:“莫之能辨”“通”“所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习惯于得地,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用兵对付别人,这样以后我们能够免于祸患而等待事情的变化了。”韩康子于是派使臣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给智伯。智伯大喜,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任章问:“什么原因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惕忧惧;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惕忧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伯,智家的命一定不会长久了。”魏桓子说:“对。”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皋狼的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与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于是逃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四处乱跳,民众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谋士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伯问:“你凭什么知道?”疵说:“凭人之常情知道这件事。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

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办好而计谋先泄露出去,就会马上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了。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掉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反灌智伯军营。智伯军队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侧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他的正面作战,大败智伯的军队,于是杀死智伯,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

臣司马光说:智伯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中(往往)没人能分得清,一概称他们为贤明,这大概是错用人才的原因。聪明、明察、坚强、勇毅,是所谓才;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是所谓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月,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魏伐匈奴》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临菑人主父偃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