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昭睢[2]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昭睢,楚国的将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3分)
寡A人B愿C与D君E王F会G武H关I面J相K约L结M盟N而O去P寡Q人R之S愿T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指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不同。
B.见,表被动,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中的“见”用法相同。
C.亢礼,即“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D.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谷是立国之本和立政之基。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太子与秦国的大夫斗殴,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14.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I,L,P
11.(3分)A
12.(3分)D
13.(1)(4分)大王不要去,而要派军队守卫自己(的边境)。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自守”“并”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大王与太子都被困在诸侯国,如今(我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另立大王的庶子,那是不合适的。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倍”“宜”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困”可译为被动句,也可不译。
14.(3分)①真实地记载了秦楚之争的历史,具有史学性;②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刻画秦昭王、楚怀王等人物,形象具体丰满,具有文学性。
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