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张养浩《龙洞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养浩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①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②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
③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磬折:弯腰。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焉    B.哉    C.矣    D.者
2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个叫龙洞。
B.在潭的前面,层叠的山峰高耸,分别叫锦屏、独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这里。
C.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D.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23.晚明袁中道对《龙洞山记》评价:“因忆元张文忠公养浩一记,模写光景,杂以诙谐,至今读之,精神奕奕生动,谁谓元人遂无好文字也!……此老是白香山一流人,故诗文亦清脱乃尔。”请结合第②段内容,加以分析。(4分)
24.请评析此文的思想意义。(4分)
 
 
答案:
21.C
22.D
23.本文选材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作为一篇游记,没有把笔墨集中在美景的玩赏,而是记叙了一次洞中历险,角度独特新奇。描写生动传神,运用“俯首”“磬折”“膝行”“蒲伏”“覆地蛇进”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众人被困洞中的窘状,极富画面感。语言诙谐幽默,瘦小的“导者”,虽无事但假装力竭的样子,与书生们逃脱一劫后的各种真实反应相映衬,让文章增添了几分趣味。语言质朴浅显,通俗易懂。的确称得上是“好文字”。
24.作者龙洞历险后,想起韩文公登华山遇险的事,进而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反思自己把历险当做游乐,是对使父母所给的身体的不负责任并写下此文警戒后人。体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思想。这对当下的人们有一定的启示。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有时会为了寻找刺激而故意做一些有危害性的事,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应当要加强生命教育,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认为作者缺乏冒险精神或过于拘泥于“孝道”也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历下有很多著名的山水,龙洞的景色更加优美。龙洞在城东南三十里处,原来的名字叫禹登山。按照《九域志》,大禹在这里治水,由此得名。龙洞山中有潭,经常有云气出现,干旱的时候祈祷就能降雨,前朝曾封这里的神为灵慧公。在潭的前面,层叠的山峰高耸,分别叫锦屏、独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这里。从锦屏到佛刹山,高而险的山环绕着,飞鸟仅能到它们的一半高。靠近山的地方有龛屋,深邃而广阔可容纳几十人,周围镌刻了很多佛像。战乱,逃乱的人大多数在这里。靠近山的地方有上下两个洞穴,下面的在旁边,向东蜿蜒着可以出去,它叫做龙洞,就是这个洞穴。它看上去幽深遥远。
我想和一同来的几个人进去游览。有人说这里面非常黑,没有烛火不能进去,于是派仆人点燃束茭在前面引路。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一会儿,(就得)低头了;一会儿,(就得)弯腰了;又一会儿,(就得)用膝盖行走了;又一会儿,就得匍匐了;又一会儿,就得全体趴在地上像蛇一样前进了。恰逢用来引路的火把熄灭了,浓烟充满整个洞中。想要退出,身体不容许;向前行进,前面狭窄,并且有浓烟,于是闭紧嘴、捂鼻子、止住呼吸。心里很害怕惊恐,自以为要在这里丧命,不能再出去了。我大声叫他们前进,众人因为烟的缘故,没有出声回应我的人,心里更加害怕了。我正好在前面,忽然看见一点光,认为这个洞的出口在这里,奋力投身向出口处,像鱼跳水一样向那里移动,最终得以舒适地出来。像这样的距离,仅有一里左右。集合完,有哭的、恨的、骂的、互相嘲笑的、以脚跺地后悔的、用力呼吸的、因幸运地活着而高兴的以手覆额的、脱帽光着头详述他的狼狈相的。只有导游一个人年龄最小,身形瘦小,最先出来,好像没有受苦,看见众人都害怕担忧,也害怕的没力气了。在洞外宴饮的人,就举杯让进洞的人喝酒,每人喝了两杯。虽然有客气不饮的,也一定要他将酒倒在地上,称为定心饮。
我因此默默回忆,从前韩文公登华山,到达顶峰,受阻不能返回,放声大哭了好几天。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我曾怀疑没有这件事。从今天的事来看,那么韩文公的大哭不是假的了。唉,不登高山、不到深渊,前面圣人的教训明显,而我们这些人把它当做游乐,使父母所给的身体几乎像死了一样感觉不到悲伤。这是不能做的事,如果死了也不能忘记。我担心到这里的子孙或许不知道,错误地到这里,因此把这件事写下来告诉他们。到洞里游览的有七个人,某官某;在洞外坐着宴饮的有四个人,某官某,共有十一个人。时间是延祐龙集丁巳年八月。


相关文言文练习
张养浩《龙洞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荣施炙》阅读练习及答案
《游罗浮记》《游大观亭故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确《岑嘉州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吴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厚货财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场屋后记》《游骊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韩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游侠戴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岱《城隍庙》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守陈《恤民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尝有疑狱》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善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密《西湖游赏》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彭城王刘义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程思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绍《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晋世家》《国语·惠公御秦师》《晋又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良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事忠告》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