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高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宋·钱公辅《义田记》)
材料二: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范文正荒政》)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己
B.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D.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纳,意为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和现代汉语“担任财务出纳工作的人”意思不同。
B.斛,是古代计算粮食的一种量器,南宋以前大约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C.殍殣,为同义复用,意为饿死人,和《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构词法相同。
D.敖仓,指储存粮食的仓库,最初为秦在河南设置的古代重要粮仓,后泛指粮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为养活接济有困难的族人,设立了义田,用田地收入来支付族人的吃穿用度,即便他死后,后世子孙依然延续了这一做法。
B.范仲淹对义田的收入有详细的规划和分配:每天有固定的粮食供应,每年有固定的衣物供应,婚丧嫁娶有固定的钱财供应。
C.发生在皇佑二年的吴中饥荒,没有给杭州的老百姓造成流离之苦,是因为范仲淹大兴士木,鼓励老百姓进行赛船、修佛寺等活动。
D.监察机关弹劾范仲淹作为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大兴土木,伤耗民间财力,但范仲淹的做法几年后却被朝廷定为法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2)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14.后人评范仲淹“智谋过人”,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其“智谋”?请简要概括。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A 11. C 12. C
13. (1)正当他尊贵显达之时,购置了靠近城边的一千亩保收的良田,称其为“义田”。(2)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14. ①设置义田供养救济族人科学合理。田地使用、人员安排、分配制度都规划妥当,运转良好。②救灾措施富有创意。利用当地民情,鼓励民娱活动,大兴土木,充分利用闲散资金和民力,使百姓平安度过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