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栎全轩记
[明]归有光
①余峰先生(1)隐居安亭江上,于其居之北,构屋三楹,扁之曰栎全轩。君为人坦夷,任性自适,不为周防于人。意之所至,人或不谓为然,君亦不以屑意。以故人无贵贱,皆乐与之处。然亦用是不谐于世。君年二十余,举进士,居郎署。不十年,为两司(2)。是时两司官,惟君最少。君又施施然(3)不肯承迎人。人有倾之者,竟以是罢去。
②会予亦来安亭江上,所居隔一水,时与君会。君不喜饮酒,然会即谈论竟日,或至夜分不去。即至他所,亦然。其与人无畛域,欢然而情意常有余,如此也。君好山水,为郎时,奉使荆湖,日登黄鹤楼,赋诗饮酒。其在东藩,谒孔林,登岱宗,观沧海日出之处。及归,则慕陶岘(4)之为人,扁舟五湖间。人或访君,君常不在家。去岁如越,泛西湖,过钱塘江,登子陵钓台,游齐云岩,将陟黄山,历九华,兴尽而返。
③一日,邀予坐轩中,剧论世事。自言:“少登朝著,官资视同时诸人,颇为凌躐(5)。一旦见绌,意亦不自释,回首当时事,今十余年矣。处静以观动,居逸以窥劳,而后知今之为得也。天下之人,孰不自谓为才,故用之而不知止。夫惟不知其止,是以至于穷。汉党锢、唐白马之祸,骈首(6)就戮者,何可胜数也?二十四友、八司马、十六子之徒,夫孰非一世之才也?李斯用秦,机、云(7)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之。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则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信达生之至论,而吾之所托焉者也。”
④予闻而叹息,以为知道之言。虽然,才与不才岂有常也?世所用楩、梓、豫樟(8)也,则楩、梓、豫樟才,而栎(9)不才矣;世所用栎也,则栎才,而楩、梓、豫樟不才矣。君固清庙明堂之所取,而匠石之所睥睨也。而为栎社(10),君其有以自幸也夫!其亦可慨也夫!
[注释](1)余峰先生:张意,字诚之,号余峰,昆山人。(2)两司:明代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合称两司,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司法官署。张意曾官至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属正四品大员。(3)施施然:喜悦自得的样子。(4)陶岘:唐开元间人,爱好山水,自号麋鹿野人。(5)凌躐:超越。(6)骈首:头并着头。(7)机、云:指陆机、陆云兄弟,均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8)楩、梓、豫樟:喻栋梁之才。(9)栎:喻无用之才。(10)栎社:指张意甘愿做栎社树。神社旁的栎树无用,不被砍伐而能保有长寿。
23.在第(3)段中的“□”处填入恰当的虚词是( )
A.矣 B.哉 C.盍 D.夫
24.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于其居之北,构屋三楹,扁之曰栎全轩
B.则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信达生之至论
C.去岁如越,泛西湖,过钱塘江
D.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之
25.下列说法与本文中所论“知道之言”旨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B.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C.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D.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26.通观全文,可以看出余峰先生以“栎全”二字命名轩屋,有何深意?
答案:
23.B 24.A 25.D 26.余峰先生为他的房子取名“栎全轩”是受到庄子所说的无才可以寿终正寝的影响,甘心做一棵无用的栎树,以求享尽天年。暗含有对自己不遇的不平之气,寄寓了因正直而遭排挤、最终罢官的身世之慨。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矣”侧重陈述;“盍”,意为“何不”,置于句首;“夫”在句末表述感叹;“哉”在句末,与“岂可”搭配,表述反问。
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的能力。
A.扁,名词做动词,古同“匾”,匾额,文中指题写匾额。句意:在他的居室的北面,建造了三间房子,匾额上题名为“栎全轩”。
B.信,副词,确实。句意:确实是通达生命的至理妙论。
C.如,动词,到,往。句意:去年(他)到了越地。
D.艳,动词,艳羡。句意:天下的人都奔跑着去敬慕艳羡(他们)。
故选A。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知道之言”意思:理解人生道理的言论。这里的道理是余峰先生的观点:不才无用以全其身。甘愿做栎社树。神社旁的栎树无用,所以不被砍伐而能保有长寿。
A.出自《大学》,句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强调做事要有始有终。
B.出自《道德经》,句意: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强调人要知足、做事要坚持不懈。
C.出自《庄子·逍遥游》,句意:小鸟在树上,只不过占一树枝;鼹鼠喝河水,也不过喝满肚子。比喻所需有限,很容易满足。强调人要懂得满足。
D.出自《庄子·逍遥游》,句意:(这样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强调没有用处反而保全性命,与“知道之言”相符。
故选D。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原文第四段“世所用楩、梓、豫樟也,则楩、梓、豫樟才,而栎不才矣”可知,世人认为栎树是无用的,却是“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为了保全自己,选择做一棵栎树。这就是命名“栎全”的原因。很明显这是受道家影响。
这样选择与余峰先生的人生经历有关,由原文第一段“君年二十余,举进士,居郎署。不十年,为两司。是时两司官,惟君最少。君又施施然不肯承迎人。人有倾之者,竟以是罢去”可知,余峰先生虽然有治世之才,但是太正直,不能适应官场的奉承逢迎,因而被排挤,最终罢官。
由原文第三段“天下之人,孰不自谓为才,故用之而不知止。夫惟不知其止,是以至于穷”可知,余峰先生罢官多年后反思,用“栎全”告诫自己,吸取教训,收敛锋芒,保全自己。这番道理后面也暗含着深重的人生慨叹,对才华不得施展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