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徐渠问田鸠曰:“臣闻智士不袭下而遇君,圣人不见功而接上。今阳城义渠,明将也,而措于屯长;公孙亶回,圣相也,而关乎州部,何哉?”田鸠曰:“此无他故,君主有度有术之故也,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乎?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不试于屯长,不关乎州部,故有失政亡国之患。由是观之,夫无屯长之试,州部之关,岂明主之备哉!”堂溪公谓韩子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何以效之?曾闻先生曰:‘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二子之言已当矣,然而吴起支解而商君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也患祸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乎危殆之行窃为先生无取焉。”韩子曰:“明先生之言矣。夫治天下之柄,齐民氓之度,甚未易处也。然所以废先王之教,而行贱臣之所取者,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氓便众庶之道也。故不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氓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避乎死亡之害,知明而不见民氓之资利者,贪鄙之为也。臣不忍向贪鄙之为,不敢伤仁智之行。君有幸臣之意,然有大伤臣之实。”(节选自《韩非子·问田》,有删改)
材料二:
孟献子聘于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县不移而具矣。献子曰:“富哉,家!”宣子曰:“子之家孰与我家富?”献子曰:“吾家甚贫,惟有二士,曰颜回、兹无灵者,使吾邦家安平,百姓和协,惟此二者耳!吾尽于此矣。”客出,宣子曰:“彼君子也,以蓄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钟石金玉为富。”孔子曰:“孟献子之富,可著于春秋。”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逢遇不可A必也B患祸不可C斥也D夫舍乎全E遂之道而肆乎F危殆之行G窃为先生H无取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中国古代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俗称,非具体的官名。超然客公众号
B.全,指保全,与《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用法不相同。
C.殆,指危险,与《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殆”词义相同。
D.鄙,指鄙俗,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渠认为,有智谋的士人不用历任低级职务就能被君主赏识,才德兼备的人不用显示出功劳就能被君主接纳。
B.堂溪公列举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的历史事实,表达了对韩非子不顾遭遇生命危险仍坚持推行法治的不满。
C.韩非子认为,推行法治是可以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即使为此遇到混乱君主,遭遇祸患,他也在所不惜。
D.宣子认为,孟献子是君子,孔子认为,孟献子的富有,可以记载到《春秋》里去了,两者都对孟献子给予很高的评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4分)
(2)孟献子聘于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县不移而具矣。(4分)
14.两则材料都涉及“人才”的话题,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分别加以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DG[解析]逢遇不可必也,患祸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乎危殆之行,窃为先生无取焉。超然客公众号
11.(3分)C[解析]词义不相同。两个“殆”词义不同,“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之际”中的“殆”意为“危险”,“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意为“将要、快要”。
12.(3分)B[解析]表达了对韩非子坚持推行法治会遭遇生命危险的担忧与疑惑。
13.(8分)(1)况且,难道您没听说楚国任用宋伽为将而败坏了政事,魏国任用冯离为宰相而使国家灭亡吗?(独.....乎:反问句式,难道......吗;将,相,名词活用为动词;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各1分)(2)孟献子到晋国访问,宣子请他喝酒,换了三个地方,悬挂的钟鼓乐器不用搬动,都配备齐全。
(聘,访问;觞,古代称酒杯,名作动,宴请;钟石之县,定语后置,通“悬”;具,齐全;各1分)
14.(3分)材料一侧重谈人才的任用,主张应重视人才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材料二侧重表达对能够治国安邦,和协百姓的人才的重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徐渠问田鸠说:“我听说智士不用历任低级职务就能被君主赏识,圣人不用显示出成绩就能被君主接纳。现在的阳城义渠是个英明的将领,可他曾被安排做个小官;公孙章回是个杰出的相国,也安排做过地方官,为什么呢?”田鸠说:“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君主掌握了法和术,明君的官吏,宰相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况且,难道您没听说楚国用宋舰为将而败坏了政事,魏国用冯离为相而使国家灭亡?两国的君主为花言巧语所驱使,被诡辩利说所迷惑,没通过低级职务的考验,不具备基层工作的经历,结果有败坏政事和断送国家的祸患。由此看来,那种不经低级职务和基层工作考验的办法,哪里该是明君采取的措施啊!”堂公对韩非说:“我听说遵循古礼、讲究谦让,是保全自己的方法;修养品行、隐藏才智,是达到顺心如意的途径。现在您立法术,设规章,我私下认为会给您生命带来危险。用什么加以验证呢?听说您曾讲道:国不用吴起的主张,而国力削弱,社会混乱,秦国实行商鞅的主张而国家富足,力量强大。吴起、商鞅的主张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可是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是因为没碰上好世道和遇到好君主而产生的祸患。’际遇是不一定有的,祸患是不能排除的。放弃保全自己和顺心如意的道路而不顾一切地去干冒险的事,替您设想,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韩非说:“我明白您的话了。整治天下的权柄,统一民众的法度,是很不容易施行的。但之所以要废除先王的礼治,而实行我的法治主张是因为我认为立法术、设规章,是有利于广大民众的做法。我之所以不怕昏君乱主带来的祸患,而坚持考虑用法度来统一民众的利益,是因为这是仁爱明智的行为。害怕昏君乱主带来的祸患,逃避死亡的危险、只知道明哲保身而看不见民众的利益那是贪生而卑鄙的行为。我不愿选择贪生而卑鄙的做法,不敢毁坏仁爱明智的行为您有爱护我的心意,但实际上却又大大伤害了我。”
材料二:
孟献子到晋国访问,宣子请他喝酒,换了三个地方,悬挂的钟鼓乐器不用搬动都配备齐全。献子说:“你家,很富有。”宣子说:“你家和我家相比,谁家富有”献子说:“我家很穷,只有二个士人,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兹无灵的,这两个人使我们邦家平安稳定,百姓和睦协调,就这样两个人而已!我的财富都在这里了。”孟献子走后,宣子说:“他是君子啊,把奉养贤者当作富裕;我是鄙陋的小人啊,把拥有钟石金玉当作富裕。” 孔子评论说: “孟献子的富有,可以记载到《春秋》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