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属文,多于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后,诏策皆自为之。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萧、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有太平之风焉。
治书侍御史薛聪,辩之曾孙也,弹劾不避强御,帝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曰:“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帝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悉聪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沉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荣也。
九月,庚午,魏六宫、文武悉还于洛阳。
丙戌,魏主如邺,屡至相州刺史高闾之馆,美其治效,赏赐甚厚。闾数请本州,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朝之老成,宜遂情愿,徙授幽州刺史,令存劝两修,恩法并举。”以高阳王雍为相州刺史,戒之曰:“作牧亦易亦难:'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难。”
(节选自《资治通鉴·齐纪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荣也
B.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荣也
C.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荣也
D.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策,此处指诏书,是指封建时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有时诏策还指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录取人才。
B.累迁,多次升官,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来一步步提升品级,如果是越级升迁,则称为“超迁”,古代表达职位升迁的词语还有进、起、拔擢等。
C.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包括正寝一,燕寝五,合称六宫。也用来称后妃所居之处或泛指后妃。文中此处指的就是魏高祖的皇后及妃嫔等后宫人员。
D.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称“悬车”。有时年老请辞也说成“乞骸骨”,意为请求让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度晚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祚劝说魏高祖修复景阳山园林,但高祖认为此举过奢,前车之鉴不可不戒,不当效仿。
B.魏高祖好贤重士,尤其好与文雅之士来往,如李冲等人都因此而身居高位、执掌大权。
C.薛聪深受皇帝信任,经常陪侍内朝,与皇帝彻夜长谈,提出的谏言有很多都被皇帝采纳。
D.相州刺史高闾多次向皇帝请求退休,提出自己情愿降职调任幽州,以彰显朝廷恩典法度。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治书侍御史薛聪,辩之曾孙也,弹劾不避强御,帝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4分)
(2)魏主如邺,屡至相州刺史高闾之馆,美其治效,赏赐甚厚。(4分)
14.魏高祖作为北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北魏的强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文本,说说他身上有哪些特点有助于治国理政?(3分)
 
 
答案:
10.C 【解析】本句意为:孝文帝想要进升薛聪的名分地位,可是他总是苦苦辞让,不愿领受。孝文帝对他的态度也能体贴理解,对他说道:“您内禀仁义忠信之质,天爵自高,固然不必再凭借公卿大夫这些所谓人爵荣身了。”其中“苦让”不可断开,“悉”宜从下句。
11.B  【解析】“起”即“起复”,指原已去职的官员被重新起用。
12.D【解析】D项中“情愿降职调任幽州”原文无据,原文只是讲到“诏曰:‘宜遂情愿,徙授幽州刺史’”, “徙授”只是调任,从相州刺史到幽州刺史,并非降职;此外“以彰显朝廷恩典法度”也并非高闾自己提出来,而是“诏曰”的内容。故选 D。
13 (1)北魏治书侍御史薛聪是薛辩的曾孙,他弹劾人不畏避强横之人,孝文帝有时想要宽恕被弹劾者,薛聪就和他争辩。(关键词“强御”“或”“宽贷”及句意各1分)
(2)北魏孝文帝到达邺地,多次来到相州刺史高闾的官舍,赞美他治理本州的成效,赏赐特别丰厚。(关键词“如”“美”“治效”及句意各 1 分)
14.①爱好读书,勤奋学习,善于作文;②吸取前车之鉴,戒奢以俭;③尊贤重士,重用有才华的人;④胸怀宽广,虚心纳谏;⑤注重吏治,对官员善加训诲。(任意答到 3点即可。)
【解析】前三点在第一段中,第四点从“朕见薛聪,不能不惮”和“动辄匡谏,事多听允”可以看出;第五点可从其对新任相州刺史拓跋雍的嘱咐看出。
【参考译文】
北魏高祖孝文帝游赏华林园,观览过去曹魏明帝所筑的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说道:“山水是仁者、智者所喜爱的,应该重新加以修复。”孝文帝回答说:“魏明帝因奢侈失之于前,朕怎么可以步其后尘呢?”孝文帝爱好读书,经常手不释卷,外出时在车中或者在马鞍之上仍不忘讲学论道。他又擅长吟诗作文,常常骑在马上口头作诗,作完之后,不用更改一个字,自从太和十年之后,各种诏令、策书都是自己撰写。他还爱好贤才、善士,求贤心切,如饥似渴。凡是与他交往接近的,他总是对他们寄以普通人(布衣素服) 的情意而不以帝王自居。比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肃、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等人,都因资质文雅而得到他的亲近,并且担任了重要职位,因此而显贵。李冲等人为朝廷制礼作乐,成绩斐然,郁郁可观,有太平淳古之风。
北魏治书侍御史薛聪是薛辩的曾孙,他弹劾人不畏避强横之人,孝文帝有时想要宽恕被弹劾者,薛聪就和他争辩。以致孝文帝经常说:“朕见了薛聪,也不能不害怕,何况其他人呢?”因此,那些贵戚们不得不有所收敛。薛聪升至直阁将军,并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孝文帝对外表明是重用他的德行才气,而在内心则把他视为心腹,皇宫中的卫士禁兵,全部交给他来统管,所以直到孝文帝去世,他一直担任直阁将军。每次上朝,群臣百官退朝之后,薛聪总是留下来陪侍孝文帝,两人在帷幕后面议论政事,有时能整整说上一昼夜,对于时事政治方面的得失利弊,薛聪动辄加以匡正劝谏,所见大多被采纳。然而,薛聪为人做事厚重而谨慎,所以外界并不能窥见他的内心边际。孝文帝想要进升薛聪的名分地位,可是他总是苦苦辞让,不愿领受。孝文帝对他的态度也能体贴理解,对他说道:“您内禀仁义忠信之质,天爵自高,固然不必再凭借公卿大夫这些所谓人爵荣身了。”
九月,庚午(初四),北魏皇帝的后妃、夫人、嫔御等以及内外文武百官全部迁于洛阳。
丙戌(二十日),北魏孝文帝到达邺地,多次来到相州刺史高闾的官舍,赞美他治理本州的成效,赏赐特别丰厚。高闾数次请求孝文帝让他回到本土幽州去做官,孝文帝因此而发布诏令:“高闾以该告老退休的年龄,方才要求衣锦还乡,他这样只知进而不知退,实在有损于谦德,所以降其封号为平北将军。他是朝廷中年龄和资历都相当老的大臣,应当顺遂他的心愿,所以调任他为幽州刺史。这样做可以既起到劝善存法的作用,又满足了他的请求,以示朝廷之恩。”孝文帝又任命高阳王拓跋雍为相州刺史,并且告诫他说:“作一州之长也容易,也难。‘自己言行端正,不用法令别人也会遵从’,如此就容易;‘自己立身不正,即使以法令强迫别人也不会听从’,所以说难。”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休为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玄之西征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春,三月,乐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张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