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名实纯粹,泽流千世,称之而毋绝,与天下终。岂非圣人所谓吉祥善事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于是应侯称善。
蔡泽曰:“今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君者为主,正乱、披患、折难、广地、殖谷、富国、足家、强主,威盖海.内.,功章万里之外,不过商君、吴起、大夫种。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如是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B.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C.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D.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釜,文中意为斧子,一种兵器,蔡泽在入韩、魏途中持釜以自卫。
B.侯,文中为爵位,在中国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C.孤,古代王侯的自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
D.海内,指国境之内,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海内”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在逃亡的路途中,听说郑安平、王稽犯下了重罪让任用他们的应侯惭愧不已,便决定西行入秦,拜见秦昭王。
B.应侯认为:商君、吴起、文种牺牲性命来完成名节,是义行的极致,是忠君的最高典范,可以算完成了他们自己的愿望。
C.蔡泽认为:即使有像比干、伍子胥、申生这样的忠臣孝子,如果没有明君、贤父来采纳好的意见,国家仍然不免灭亡。
D.蔡泽评价应侯对国家的贡献不过就像商鞅、吴起、文种那样,但是地位、俸禄、家中的财富却超过这三位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4分)
(2)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4分)
14.蔡泽采用了什么策略让应侯辞去相位?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D(句意:您为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之人,这样必定有伯夷让国一样的廉名,又可长期为应侯,世代称孤,更能和仙人王子乔、赤松子一般长寿。这与日后以祸结束相比又怎么样呢!“相印”是“归”的宾语,应在“相印”后断;“廉”为“有”的宾语,应在“廉”后断;“长”是“为应侯”的状语,应在“长”前断。原句: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11.A(釜指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12.D(“应侯对国家的贡献不过就像商鞅、吴起、文种那样”错,原文中“不过”是“不超过”的意思。)
13.(1)蔡泽进来时,就(只是)对应侯拱了拱手,应侯本来就不高兴,等到见了蔡泽,(蔡泽)又很倨傲无礼。(“揖”“固”“倨”、补充“倨”的主语各1分。)
(2)应侯趁机托言有病,请求昭王允许他归还相印。秦昭王新近欣赏蔡泽的计谋,于是任命蔡泽为相。(“因”“谢病”“说”“拜”各1分。)
14.策略:激将法。(1分)
说明:①使人扬言自己将取而代之,引起应侯的注意。(1分)②在应侯召见时故意倨傲无礼激起应侯的不快,从而有机会游说。(1分)③陈说利弊,劝说应侯功成身退可以名实兼有,位极不退则会落得和商鞅、吴起、文种一样的下场。(1分)(说明答到两点即可得2分)
参考译文:蔡泽被赵国驱逐,逃亡到韩、魏,途中又被人抢走炊具。(正落寞之时)听说秦相应侯(范雎)任用郑安平、王稽,可是后来两人都犯下了重罪,致使应侯内心惭愧不已。蔡泽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派人扬言以激怒应侯说:“燕国人蔡泽,是天下豪迈雄辩之士。他一旦见到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而夺去您的位置。”
应侯听说之后,就派人召见蔡泽,蔡泽进来时,就(只是)对应侯拱了拱手,应侯本来就不高兴,等到见了蔡泽,(蔡泽)又很倨傲无礼。应侯于是责问他说:“你曾扬言,说要取代我担任秦相之位,有没有这回事呢?”蔡泽回答说:“有。”应侯说:“愿听其详。”蔡泽说:“四季的转移,是本着‘功成身退’的自然法则。名与实完美无缺,恩泽流传世世代代,受人赞美而不断,和天地相始终,这难道不是圣人所说的吉利的好事情吗?”应侯说:“是的。”蔡泽说:“例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最后可以说如愿了吗?”应侯知道蔡泽要用辩辞使自己陷于窘境,于是就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以上这三位忠臣,可以说是义行极致和忠贞的典范。即使牺牲生命也无遗憾后悔,为什么不可以呢?”蔡泽说:“君主圣德,大臣贤能,这是天下之福;君主贤明,大臣忠诚,这是国家之福。然而比干忠君爱国却不能使殷朝保存,伍子胥有智慧却不能使吴国保存,申生虽然孝顺但是晋国却发生内乱。像这样虽有忠臣孝子,国家仍然不免灭亡骚乱,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没有明君、贤父来采纳的缘故。”于是应侯认为蔡泽的话很对。
蔡泽说:“阁下的君主亲信忠臣并不会超过秦孝公、越王勾践、楚悼王。而阁下辅佐君主,在平定内乱、消除祸患、排除困难、扩充疆土、发展农业、使国家富裕、使百姓生活充足、强化君主,威权压倒全国,功业扬名万里之外等方面,并没有超过商鞅、吴起、文种三位名臣。但是阁下的俸禄和地位,以及家中的财富都已经超过他们三人,像这样阁下还是不隐退,那么商鞅、吴起、文种之祸不远矣!您为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之人?这样必定有伯夷让国一样的廉名,又可长期为应侯,世代称孤,更能和仙人王子乔、赤松子一般长寿。这与日后以灾祸结束相比又怎么样呢?应侯说:“说得好。”于是延请蔡泽入座,待以上宾之礼。
过了几天,应侯上朝,向秦昭王进言推荐蔡泽。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应侯趁机托言有病,请求昭王允许他归还相印。秦昭王新近欣赏蔡泽的计谋,于是任命蔡泽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