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成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①,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独何谏之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计户转漕②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客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以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③貣④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上至,何谒。上哂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与何,曰:“君自谢民。”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愿令民得入田。”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而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上曰:“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而知相国为贤相也。“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素不与曾参相能,及何病,上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三分关中地:秦灭以后,项羽把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称为“三秦”②转漕:转运粮饷。③贳(shì):赊买。④貣(tè):向人求物。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 走:跑
B.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 劝:勉励
C.侍太子,治栎阳 治:治理
D.上乃大说 说:通“悦”,高兴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B.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C.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D.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深谋远虑。当众将领争抢财物时,萧何却收藏秦朝的律令图书,帮助刘邦了解秦朝情况;劝谏刘邦称王汉中,为他图谋天下献计献策。
B.萧何忠于王事。刘邦在外征战,萧何辅佐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前线作战的刘邦。
C・萧何明哲保身。为了消除在外征战的皇上的疑虑,萧何听取门客计谋贱价强买民间田宅,引起百姓怨恨,终使皇上放下戒备之心。
D.萧何一心为公。萧何看到上林苑中有许多空地,不怕触怒皇帝,请求让百姓耕种;高祖去世后,萧何向惠帝推荐曹参担任丞相。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3. B
14. A
15. D
16.(1)萧何(向汉王)举荐了韩信,汉王便任命韩信担任大将军,萧何又说服汉王让韩信领兵东进平定三秦。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3)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