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吕氏春秋·骄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 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 ”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 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莫敢谏 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 失之本也。
赵简子沉鸾徼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 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 善也。”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之盛教
(《吕氏春秋•骄恣》)
【注】①简:怠慢。②春居:齐宣王臣。③辟:同“避”。④鸾徼:赵简子臣。⑤绌:减损。⑥三代:指夏商周。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轻物则无         备:储备
B. 而乐为           轻:轻快
C. 箴谏不可不       熟:深思熟虑
D. 而鸾徼之         致:招致
7.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欲无壅塞,必礼士
想要不闭塞,必须礼贤下士。
B.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即使有一千名大臣进谏,也没有人能劝阻楚王。
C 何谏寡人之晩也
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D. 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
可以跟他一起做正确的事,不可以跟他一起做错误的事。
8. 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②此三代之盛教。
9. 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
②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
【答案】6. B    7. B   
8. ①齐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②这是夏商周三代的美好教化。   
9. ①傲视贤士 独断专行 无所积蓄
②齐宣王:善于纳谏(或知错就改)赵简子:铲除佞臣(或严惩谗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而乐为轻,意思是“因而礼乐变得轻浮”。轻:轻浮。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选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B项,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意思是“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选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微,如果没有;几,几乎;为,被。(2)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盛教,美好教化;整个句子是判断句。
【9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
题目是,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相关内容在第一段。筛选相关句子有“自骄则简士,自智则,轻物则无备”,大意是“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注意用自己的话概括。根据“简士”概括出“傲视贤士”;根据“专独”概括出“独断专行”;根据“无备”概括出“无所积蓄”。
②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并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题目是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齐宣王在听到春居进谏后的表现是“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 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大意是“‘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可见齐宣王的态度是“善于纳谏”或“赵简子”。而赵简子在意识到鸾徼“长吾过而绌善也”以后,干脆“沉鸾徼于河”,直接“铲除佞臣”。
 
参考译文:
亡国的君主,必定自我夸耀,必定自作聪明,必定轻视外物。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无所防备就会招致祸患,专横独断就会地位危险,怠慢士子就会上下阻塞。想不阻塞就必须礼遇士子,想不使地位危险就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想不招致祸患就必须周密防备。这三条是国君的重要原则。
齐宣王建造大宫室,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没有人敢规劝齐王。臣子春居问宣王说:“楚王抛弃先王的礼乐,因而礼乐变得轻浮,我敢问楚国还有贤君吗?”宣王说:“没有贤君了。”春居说:“楚国朝廷中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现在您建造大宫室,其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建造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中没有人敢规谏,请问大王,齐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春居说:“我请求回避。”便快步退出。宣王说:“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规劝君主不可不审慎。无人敢劝谏宣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劝谏。春居想要劝谏宣王的愿望和别人是相同的。但他进谏宣王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宣王若没有春居,差一点被天下所耻笑了。由此说来,亡国的君主,多像宣王,然而他们的祸患就在于没有春居这样的谏臣。所以,劝谏国君的忠臣,也应遵从适当的方法进谏,对此不可不小心谨慎,这是劝谏成败的关键。
赵简子将鸾徼淹死在河里,说:“我曾经爱好音乐美色,鸾徼就给我搞来;我曾经爱好宫室亭台,鸾徼就给我建造;我曾经爱好良马和赶车能手,鸾徼就给我招来。如今我爱好士子已经六年了,而鸾徼未曾推荐一个人,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废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赵简子这样的人,是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了。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那么,其国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可和他一道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与他一道枉法徇私,这是夏、商、周三代盛行的教化。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吕氏春秋·贵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次非杀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之《义赏》《用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好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之君民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国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列精子高窥井》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赞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之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主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婴善剂》阅读练习及答案
《去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阅读练习及答案
《祁黄羊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正名》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寇将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尊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秋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郈成子返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戎夷解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慎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子之自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