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吕氏春秋·赞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①;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管子束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雠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使吏鞹②其拳,胶其目,盛之以鸱夷③,置之车中。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爟火,衅以牺猳焉,生与之如国。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受令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桓公可谓知行赏矣。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取材于《吕氏春秋•赞能》)

【注】①欧冶:春秋时冶工,善铸剑。②鞹(kuò):皮革,这里用如动词,用皮革套住。③鸱(chī)夷:大的皮口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舜得皋陶而舜授之 授:任用 B.寡人之贼也 贼:盗贼

C.衅以牺猳焉 衅:血祭 D.以适主心 适:投合

1O.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若得而臣之 B.则彼亦将为君射人

因顾而命管子曰 荆王欲以为令尹

C.于是乎使人告鲁曰 D.盛之以鸱夷

功无大乎进贤 子何以不归耕乎

11.下则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桓公不听,强相鲍叔

齐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为相

B.再拜稽首,受令而出

向桓公再拜叩头,接受了命令,而后离开了宗庙

C.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不熟知学问,不了解美德

D.说以以听,方术信行

陈说道理能让人听从,所持方策确实能够实行

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

②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贤明的人亲善人是根据人的仁德,一般人是根据功业,不才之人则是根据财富。

B.作者认为得到圣人即可得天下,而天下的土地不止千里,所以说“岂有里数哉”。

C.恒公实际不想杀管仲,告诉鲁国的话只是为保全管仲,使他免遭各国杀害而已。

D.沈尹茎曾经认为孙叔敖没有治国的才干,所以就规劝他回去过耕田隐居的生活。

14.本文强调国君成就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的具体事例做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0.A[A项“而”都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B项“为”①“替”“给”;②“做”。C项“乎”①语气助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②用作介词,相当于“于”。D项“以”①可解释为介词“用”;②与“何”连用,可理解为“为什么”。]<3分)

11.C[应理解为“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3分)

12.①管仲治理齐国,只要做事有功,桓公就一定先赏鲍叔。

②凡是行赏,应该赏赐根本,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出了。

【共6分,每小题3分。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13.D[“沈尹茎曾经认为孙叔敖没有治国的才干”错。](3分)

14.答案示例:

①举荐贤才。鲍叔牙谦虚让人。(或沈尹茎了解孙叔敖,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人才,愿自已让出相位,竭力举荐孙叔敖)——为臣者当以举贤为己任。

②重用贤才。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宏大量,隆重的迎接礼节使管仲深受感动,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结果齐国大治。(或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君王当善用贤才。

【共5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功业,不肖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财富。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舜得到皋陶就用他治好了天下,汤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王得到吕望就征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所得土地哪里有里数的限制呢!

管仲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用鲍叔牙为相。鲍叔说:“您如果想成就王霸之业,那么有管夷吾在鲁国,我不如他。”桓公说:“管夷吾是杀害我的凶手,用箭射过我的人,不能用他。”鲍叔说:“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人的人,您如果得到他,用他为臣,他也会为您射别人。”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为相。鲍叔坚辞,最后,桓公终于听从了鲍叔的意见。于是派人告诉鲁国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希望能得到他,亲手把他杀死。”鲁君答应了,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粘上他的眼睛,把他装在大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车来迎接管仲。点起火把拔除不祥,杀了公猪举行血祭。恢复了他的自由,跟他一起回到国都。桓公命令主管官吏扫除宗庙,设置筵几,把管仲进荐给祖先,说:“我自从听了夷吾的谈论,目光越发明亮,耳朵越发灵敏。我准备用他为相,不敢擅自决定,冒昧地以此告请先君。”桓公说完,就回过头来命令管仲说:“夷吾辅佐我!”管仲退避了几步,向桓公再拜叩头,接受了命令,而后离开了宗庙。管仲治理齐国,只要做事有功,桓公就一定先赏鲍叔,说:“使齐国得到管子的是鲍叔啊!”桓公可算得上知道如何行赏了。凡是行赏,应该赏赐根本,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出了。

孙叔敖和沈尹茎彼此交好。孙叔敖到郢都出游了三年,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沈尹茎对孙叔敖说:“陈说道理能使人听从,所持方策必定能够实行,能使君主上至于称王天下,下至于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随顺社会,附和世俗,陈说道理调和其中,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这方面你不如我,你何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我将为你在这里奔走。”沈尹茎在郢都奔走了五年,楚王想用他为令尹。沈尹茎辞让说:“期思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上民,是个圣人。请您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这是沈尹茎的力量啊!功劳没有比举荐贤人再大的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吕氏春秋·贵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次非杀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之《义赏》《用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好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之君民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国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列精子高窥井》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之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主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婴善剂》阅读练习及答案
《去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阅读练习及答案
《祁黄羊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正名》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寇将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尊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秋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郈成子返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戎夷解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慎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子之自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