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史记·六国年表》《报任安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①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微彩喜迎易衍生容繁素奏重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诗书A所以B复见者C多藏人家D而史记E独藏F周室G以故灭。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宾,把……当作宾客,与《师说》 “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
B. 用,因为,与《劝学》  “用心一也”的“用”意思相同。
C. 逊,谦逊,与成语“毫不逊色”的“逊”意思不相同。
D. 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与“藏之名山”的“之”用法不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下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对天子和诸侯的祭祀规格作了明确规定,而秦国虽臣属于周王室,却在祭祀上与天子平起平坐,其僭越犯上之心已经初现。
B. 田常杀齐简公,诸侯列国本应武力讨伐,却无动于衷,这表明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保存本国实力,壮大军事力量上来。
C. 司马迁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事实本末,推究成败之理,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
D. 《史记》全书分五体,百三十篇,任安来信时《史记》尚未完成,但规模已具。司马迁正因为“惜其不成”,所以受宫刑而无怨恨。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矫称蜂出,晢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4分)
 
(2)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4分)
 
14. 司马迁对秦王朝历史的分析,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0. CDG (句意为: 《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 是因为大多收藏于人家,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者”后断开, 即C处;“诗书所以复见者”与“多藏人家”构成完整的原因分析,故D处断开;“史记独藏周室”,主谓结构, 句意完整, 其后断开, 即G处。)
11. A(A 项错误,“宾”, 通“摈”, 排斥;“师”, 意动用法, 以⋯⋯为师。B项正确,句意:秦国完成帝业是因为有雍州当大本营/因为用心专一。C项正确,成语“毫不逊色”的“逊”,差、不及。D项正确,“六国之盛自此始”的“之”,结构助词。)
12. C(司马迁没有将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归结于地理形势。)
13.(8分)(1) 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矫称”“蜂出”“信”各1分, 句意1分)
(2)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 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偿”“责”“虽”各1分, 句意1分)
14.(5分) ①司马迁推究秦国常雄诸侯、吞并天下的进程与原因,提出“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的观点,体现了“通古今之变”; ②司马迁对秦吞并天下提出“盖若天所助焉”的慨叹,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的史识。③客观评价秦王朝的功过,否定汉代学者诋毁秦朝的耳食之见,体现了“成一家之言”。(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史公研读《秦记》,看到上面记载犬戎部族击败杀死周幽王, 周王室往东迁都到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就建造西畤来侍奉天帝, 这表明秦国越位犯上的苗头已经显现了。《礼经》上说:“天子才有权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本国封区内的名山大川。”当时, 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 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 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 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到秦文公, 越过陇山,驱逐戎狄, 祭祀陈宝, 开发了岐山到雍地这片地区, 而秦穆公修明政治, 把东部国境扩展到黄河西岸,就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势均力敌了。此后,家臣执掌国政, 大夫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六卿独揽晋国的大权, 无论征伐还是会盟, 威势都在诸侯之上。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 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韩赵魏终于到最后瓜分晋国,田和也吞灭将齐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各种谎言骗局蜂拥而出,立誓词盟约却不讲信用,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最后却吞并天下, 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 攻守方便, 地理形势非常有利; 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萌生的地方, 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 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 成汤在亳地崛起, 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 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 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 是收藏的人家很多, 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 可惜呀! 如今, 只有《秦纪》传下来, 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 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 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不敢说, 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 真可悲呀!
材料二: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 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 综述其事实的本末, 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 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 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 八篇书, 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 一共一百三十篇, 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 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 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 (以后) 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之债,即使千万次地遭受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然而, 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 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论衡·非韩》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齐太公世家》《韩非子·十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夏桀为虐政淫荒》《六韬·文韬》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宋史·范仲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伍子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太史公自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屈原列传》《屈原庙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封禅书》《容斋随笔·汉唐封禅》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封禅书》《资治通鉴·梁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吕太后本纪》《汉书·高后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帝置酒洛阳南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历代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陈丞相世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仪受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循吏列传》《汉书·循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太史公自序·拨乱世》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朝鲜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老子传》《老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苏秦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史记·西南夷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商鞅立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伯夷列传》《说苑·指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尝君列传》《读孟尝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高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朱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南越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齐欲伐魏》《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仪为秦破纵连横》阅读练习及答案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阅读练习及答案
《随何难汉高祖》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酷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楚世家·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吕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晁错传》苏轼《晁错论》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端沐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高祖本纪·鸿沟划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孝景崩,武帝立》《李广非大将才也》《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阅读练习及答案
《勾践困于会稽》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孟尝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仲连者,齐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牧守边》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