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昔商君明于开塞之术,假当世之权,为秦致利成业,是以战胜攻取,并近灭远,乘燕、赵,陵齐、楚,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其后,蒙恬征胡,斥地千里,踰之河北,若坏朽折腐。何者?商君之遗谋,备饬素修也。故举而有利,动而有功。”文学曰:“善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君子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顺;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业。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虽以获功见封,犹食毒肉愉饱而罹其咎也。苏秦合纵连横,统理六国,业非不大也;桀、纣与尧、舜并称,至今不亡,名非不长也。然非者不足贵。故事不苟多,名不苟传也。”
(节选自桓宽《盐铁论》①)
文本二: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注】①西汉桓宽的《盐铁论》是一部政论文集,主要记载了以贤良文学为一方和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展开的辩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君子A进B必以道C退D不失义E高F而勿矜G劳H而不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这里指黄河,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中的“河”含义不同。
B.举,意为攻占,与《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含义相同。
C.合纵连横,六国联盟抗秦称合纵,秦与诸侯结交称连横,文中偏指合纵。
D.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桑弘羊大夫认为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贤能的人踏踏实实做事而不只说空话,他认为商鞅是这种贤能的人。
B.文本一中贤良文学举苏秦和桀、纣、尧、舜的事例,意在说明尽管功劳大、名声久的先例很多,但名声流传是很困难的事。
C.文本二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责难逐一辩驳,先立后破,指出在名实相符的前提下,司马光对他的指责没有依据。
D.两则文本均展现了变法引起的争议。文本一就商鞅变法的利弊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文本二是因立场导致的政见不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4分)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4分)
14.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批评,贤良文学是从哪些角度批评商鞅变法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EG(3分。原句为“君子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
11.B(3分。“举而有利,动而有功”中的“举”是“动”的意思)
12.B(3分。举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做坏事的人得不到尊重,事情不能随便赞美,好名声也不是随便流传的)
13.(1)昔日商鞅作秦国宰相的时候,对内制定了法令制度,严明了刑罚,整顿了政令和教化,奸伪没有地方被容纳。(4分。“相”“饬”“无所容”各1分,整体通顺1分)
(2)替天下治理整顿财政,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驳斥错误言论,排斥巧辩的小人,不算是拒绝别人的意见。(4分。“不为”“辟”“难壬人”各1分,整体通顺1分)
14.①刑罚本已严酷,又滥增刑罚和罪名。②赋税繁重,禁止开发资源。③重利、轻义、尚武。(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桑弘羊大夫说:昔日商鞅作秦国宰相的时候,对内制定了法令制度,严明了刑罚,整顿了政令和教化,奸伪没有地方被容纳。对外采取了许多增加国家收入的措施,向开发山川湖泽的事业征税,因而国富民强,农具和兵器完备,物资储备充足有余,因此去征服敌人,攻打敌国,夺取土地,开疆拓土,不必向百姓征收赋税而军队的给养就很充足。由于财物用不完而百姓不知道(困难),把国土扩大到黄河以西,百姓也不觉得劳苦。说起来不难,做起来才难。所以,有才能的人是踏踏实实地建立功勋,而不是只说空话。昔日商君(商鞅)懂得开疆拓土的策略,凭借当时秦孝公给他的权力,为秦国增长财利,成就伟业,因此才能一打仗就胜利,一进攻就占领,并吞邻国,消灭远国,战胜燕、赵,打败齐、楚,使各国诸侯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归顺西面的秦国。后来蒙恬以摧枯拉朽之势征讨匈奴,开拓了千里土地,把匈奴赶到黄河以北。为什么能这样呢?就是因为继承了商鞅遗留下来的谋略,平时加以整顿,有所准备的结果。所以一举就能收到利益,一动就能得到成功。贤良文学说:善于凿井的人建成圆形的井壁而不会动摇,善于打地基的人建成高楼而不会倒塌。伊尹用尧舜的治国之道作为商朝治国的基础,因此子孙继承王位,经过一百代没有断绝。商鞅用严酷的法律作为秦国统治的基础,所以秦朝二世而亡。刑罚已经很严峻了,商鞅又制定了连坐法,定了“诽谤”罪,增加了肉刑,弄得老百姓胆战心惊,手脚不知所措。征收的赋税已经很繁重了,还要禁止人民开发山林湖泊的资源,把巨额利润收归国有,使得人民没有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重视财利而轻视礼义,提倡武力而奖励军功,这并不是不能扩充领土,增加地盘,但这就好像人得了水肿病一样,喝水越多病就越重。君子做官时必须依靠道德,辞官后也不失掉礼义,才能很高但不骄傲,有功劳也不自夸,地位尊贵而举止谦逊,功劳大但通情达理,所以世人就不会憎恶他的才能,不会嫉妒他的功业。现在商鞅抛弃仁义而玩弄权术,废除仁德而依靠暴力,提倡严刑峻法,以暴虐为习惯,用欺骗老朋友的手段立功,以对宫室贵族施加刑罚建立威势,虽然他以此建立功劳,获得封地,但这就像吃了有毒的肉一样,吃得越饱就越是遭殃。苏秦合纵,统理六国,功业不能说不大。桀、纣和尧、舜的名声同时流传到现在,不算不长远。然而干坏事的人永远不会被尊重。所以,事情不能随便赞美,好名声也不是随便流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