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B.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C.迁尚书右亲/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D.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科,科考名,唐宋进士分甲乙两科,明清进士称“甲科”,举人称“乙科”。
B.乘舆,指皇帝和诸侯乘坐的车子,也泛指皇帝所用器物,故常被用来指代皇帝。
C.服除,又称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古代官员遇父母丧,须离职守丧三年。
D.社稷,是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合称,因君主祭祀社稷,故常用社稷代指君主宗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辞令,娴于政事。玄宗执政时,韩休和赵冬曦一同考取进士乙科,高中后他一度任职朝廷,后掌管诏令之事。
B.韩休执政为民,造福一方。他在任虢州刺史时,请求把接待皇帝的赋税分摊给其他州,遇阻后仍坚持己见,终获批准。
C.韩休耿直方正,公正无私。李美玉因罪将被流放岭南,他认为李美玉所犯并非大罪,主张先惩罚恃恩而贪腐的程伯献。
D.韩休关心朝政,敢于直谏。韩休常常切直地指责唐玄宗政事过失,玄宗游乐射猎稍有过度,韩休就会为此事及时上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2)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答案:

10.D 
11.D 
12.A 
13.(1)刺史知道了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难道能这样处理政事吗?即使因此而获罪,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2)萧嵩为人宽厚,常称赞他人,韩休则严正刚直,时政的过失,一说起来没有不说透的。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后来他升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上命令萧嵩推举能替代的人,萧嵩称赞韩休的志向德行,于是韩休被授于黄门侍郎,司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敕”为命令,后面应该接双宾语,所以“嵩”后面不应该断开,应该在“者”后面断开,排除B、C。 
“称”的宾语为“志行”,所以应在“行”后面断开,排除A。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故常用社稷代指君主宗庙”错误。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玄宗执政时”错误。由原文“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可知,应是玄宗做太子的时候。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敝”,困苦;“为政”,处理政事;“甘心”,心甘情愿。 
(2)“多可”,称赞他人;“峭鲠”,严正刚直;“得失”,过失。 
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兆长安人。韩休擅长文章辞令,被推举为贤良。玄宗在东宫做太子时,让韩休逐条回答国家政治事务应对策略,他与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了乙科进士,被提拔为左补阙,兼任判主爵员外郎。后来他又升任礼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后来他离京担任虢州刺史。虢州对东、西二京来说是邻近州,皇上常常驾临,百姓需要经常交纳草料税,韩休请求将此项税赋分摊给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而将它分摊给其他州郡,这是守臣为自己管辖的地方谋取私利。”韩休却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属下告诉他这样恐怕违逆了宰相的意愿,韩休说:“刺史知道了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拯救,难道能这样处理政事吗?即使因此而获罪,我也是心甘情愿。”朝廷终究接受了韩休的请求。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服丧期满,担任工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后来他升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上命令萧嵩推举能替代的人,萧嵩称赞韩休的志向德行,于是韩休被授于黄门侍那、司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韩休品性耿直方正,不追求升官发达,在他担任宰相之后,天下安定下来。万年县县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要将他流放岭南。韩休说:“县尉只是小官,犯的罪也不是大罪过,现在朝廷有大奸,请求先惩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恩庞而贪婪,宅第车马都僭越了法度,臣下请求先惩治程伯献,而后才轮到李美玉。”皇上不准许,韩休坚持争辩说:“罪小的尚且不宽容,大恶狡猾的人却放在一边不问罪,陛下不罢免程伯献,臣下不敢照皇上说的办。”皇上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韩休坚毅正直大约就是这样。当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格和顺平易,所以推荐了他。可是韩休处理政事时常指责、纠正萧嵩做法,萧嵩也不能让他屈服。宋璟听见这些之后说:“没想到韩休能做到这样,这是仁爱者的勇毅啊。”萧嵩为人宽厚,常称赞他人,韩休则严正刚直,时政的过失,一说起来没有不说透的。皇上曾经在苑囿中打猎,有时会大张鼓乐,声势略微有些过头,一定会看看身边的臣下,说:“韩休会不会知道?”过不多久韩休的奏本果然就到了。皇上曾举镜自照,默默不乐。身边的人说:“自从韩休入朝为相之后,陛下您就没有过过一天开心的日子,何苦让自己这样忧虑,而不赶他离开?”皇上说:“我虽然瘦了,可是天下丰肥了。再说萧嵩每逢启奏政事,一定是顺从我的意旨,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常常不能安稳睡觉。韩休铺陈讲述治国之道,常常切直地指责政事过失,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一定能睡个安稳觉。我任用韩休,是为江山社稷考虑啊。”韩休后来在工部尚书任上被免职。他曾升任太子少师,后来又被封为宜阳县子。他去世时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叫“文忠”。宝应元年,朝廷追赠太子太师。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王求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李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孔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李袭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王重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弘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高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韩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张文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卢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宗楚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光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陆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裴行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柳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宋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志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路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杜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高元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戴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杨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萧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严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袁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裴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九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卢怀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路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苏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徐敬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嗣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丘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房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敬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许孟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