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霍光病笃。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后来多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也作天子的代称。
B. “因昌成君”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处“因”字含义不同。
C.闾阎,古代原指里巷内外的门或里巷,后来泛指民间或平民,文中指民间。
D.玺书,原指用泥封加印的文书,至秦以后,专指平行官署之间来往的文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光病情危重时,汉宣帝亲自前往探望,伤心不已;后来霍光给汉宣帝上书谢恩时,奏请皇上给他兄长的孙子加封三千户的赏赐,以祀奉霍去病。
B.霍光死后,魏相上奏,提出为了避免朝臣争权夺利,应尽快选派一位有功劳的大臣填补大将军一职的空缺,他推荐的人选和皇帝的想法一致。
C.魏相认为霍家一门身居要职,既不利于保全功臣的家世,也不利于巩固皇室的基业,提出应想办法削弱霍家权势的建议,得到了汉宣帝的采纳。
D.汉宣帝的经历让他更了解民生疾苦,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尤其看重官员言行一致的品质,希望能和优秀的官员共同努力,让百姓安居故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2)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14.汉宣帝亲政后,对官员的任用和提拔采用了哪些策略?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3分)
【答案】B
【简析】“长信宫”是“通籍”的对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出入”是“进出”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其权”是“损夺”的对象,中间不能断开。
11.(3分)
【答案】D
【简析】“专指平行官署之间来往的文书”解说有误,应为“专指皇帝所下的敕令诏书”。
12.(3分)
【答案】A
【简析】“奏请皇上给他兄长的孙子加封三千户的赏赐”概述有误,原文是“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意思是把自己的封地分出三千户给他兄长霍去病的孙子。
13.(8分)
【答案】
(1)掌管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先打开副本,如上奏的事不好,就隐藏起来不呈送。
(4分。译出大意给2分;“发”“屏去”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因此汉朝一代的贤能官吏,在这一时期是最多的,号称中兴。
(4分。译出大意给2分;“是以”“盛”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简析】解答本题应先根据上下文大致理解句意,然后根据句中的特点,用现代汉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虚词的用法等。
14.(3分)
【答案】①察言观行;②任期稳定;③奖赏有法。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简析】由“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等处可得答案①;由“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等处可得答案②;由“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等处可得答案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尚书令陈蕃上疏荐五处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主》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北抗契丹》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弘责桓谭》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休为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