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赵充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元康三年,先零遂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愁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已绝汉道。时,冲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使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宜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 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 此反虏,不可擅遣。 充国曰: 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 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4.对中文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B.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C.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D.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即十天干、十二地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之类就采用这种纪年法。
B.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文中元康三年。
C.纪日法有干支纪日法,序数纪日法,特定称谓纪日法,如晦是农历每月初一,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
D.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也有年号和干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赵充国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务。在抵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赵充国审时度势,立下丰功伟绩。
B、少数民族之间订立同盟,皇帝心中不安,询问赵充国,赵充国认为少数民族之间联盟并非第一次,应及早做好防范。
C、罕羌首领靡忘向赵充国表示希望回到原来的土地,率族人归降。赵充国赐他们粮食让他们回去,这与朝廷想法一致。
D、皇帝担心赵充国年老不能为将,故意以需要多少军队来试探他。充国表示难以预测,需要亲临前线才能制定方略。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5分)
(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5分)
参考答案
4、(3分) 选D
5 (3分) 选C “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 (3分) 选 D 皇帝是担心赵充国年老,也询问过赵充国匈奴的情况,但这不是试探赵充国能否胜任。
7译文(10分)
(1)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然、属、忧”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 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及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迫、走、还”各1分,句意通顺2分)
二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
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初,罕羌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解散虏谋,
七月,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后罕竟不烦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选自《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通知:通晓
B、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将:带领
C、后罕竟不烦兵而下/竟:竟然
D、充国振旅而还/振:整顿
2、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逾于老臣者矣/不拘于时,学于余
B、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不足为外人道
C、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D、缓之则走不顾/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充国“有大略”的一组是( )
①无逾于老臣者矣
②常以远斥候为务
③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④充国徐行驱之
⑤虏赴水溺死者数百
⑥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充国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了解边情,行军打仗时爱士卒,沉着稳重,这都是他作战取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B、赵充国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战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途中,他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到西部都尉府后,敌人多次挑战,他都坚守不应战。
C、赵充国还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胁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首领事先派雕库向都尉报告,都尉扣押雕库作人质,赵充国放他回去,让他告诉首领:要与先零羌保持距离。他进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准焚烧村落,只可到田中去牧马,从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
D、赵充国等到敌人久屯松懈之时,引兵去攻击,敌人望风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赶,掳获了大量的牛羊车马。打胜仗后,他上书请求撤除骑兵,只留万名士兵在当地屯田。到第二年五月,敌人投降的达三万多人,祸患平息,他请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顿队伍,凯旋而归。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②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6、①行军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的壁垒。
②朝廷每有关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
参考译文:
赵充国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来迁居到金城令居县,他为人沉着勇敢而又有远大的谋略,从小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通晓四边少数民族的事务。
神爵元年春,那些归顺的羌人以及归义羌侯杨玉等人,用武力胁迫那些羌族小部落,一起背叛汉朝,侵犯边塞,攻打城镇,杀死地方官吏。当时赵充国年已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老了,派御史大夫去问他谁可担任平定羌人的将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超过我的人了,希望陛下把这件事交给我,不要担忧。”皇上笑着说:“好吧。”
赵充国抵达金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作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壁垒,尤其能坚持稳重的策略,爱惜士兵,预先做好计划再打仗。这样就向西到达西部都尉府。每日犒赏士兵,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命。敌人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应战。
当初,罕羌首领靡当儿派弟弟雕库来报告都尉说先零羌想要反叛,过了几天果然反叛了。由于雕库的那个部落也有很多人夹杂在先零羌中参加反叛,西部都尉就把雕库扣留下来作为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没有罪,便放他回去,并让他转告各部落首领:“汉朝大军只诛杀有罪的人,你们要主动与先零羌保持距离,区别开来,不要落得一同被消灭的下场。”赵充国计划凭借威望和信用招降罕羌以及被胁迫的羌族小部落,解散敌人的同盟。
七月,赵充国引领军队偷袭先零叛羌屯驻的地方。敌人因为长久屯聚,十分松懈,望见汉朝大军丢下辎重想渡过湟水,道路狭窄赵充国慢慢地前进驱赶他们。有人说,你这时为饿了夺取财物而缓慢前进,会贻误战机。赵充国说;“这就叫穷寇不可迫啊!我们缓慢地追击他们只会一直逃跑不回头看,如果我们追赶得过于急迫他们就会转过身来和我们拼命了。”将校们都说:“对。”敌人掉到水里淹死的有好几百人,投降以及被杀的五百多人,俘获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汉军来到罕羌的地域,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许在田地中放牧。罕羌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打我们!”后来罕羌终究没有烦劳军队就投降了。赵充国于是献上主张屯田的奏章,提出撤出骑兵留下万名步兵屯田。
赵充国的奏章每次送上来,皇帝就发给公卿大臣们讨论。最初赞成赵充国意思的只有十分之三,中间十分之五,最后十分之八。皇帝下诏撤兵,只有赵充国留下来屯田。第二年的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投降的有三万一千二百人。叛羌已经平定,请求撤销屯田的军队。”皇上同意了,赵充国整顿军队,凯旋而归。
赵充国请求告老回乡,皇上赏赐他用四匹马拉的安车、黄金六十斤,免职回乡。朝廷每有关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赵充国享年八十六岁,在甘露二年去世,谥号称为壮侯。
相关文言文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