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中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清】姚鼐《登泰山记》)
材料二:
是日也,天朗气清,金风载爽,坐玉皇之顶,抚没字之碑,则见联络岳顶,黄河控秦吴之胜,昆仑壮夷夏之观,廓如也。既而日忽忽其将蕃景翳翳以偕入百灵万籁之嘘作焉旦复蹑日观峰,则见黑云驱而上浮,黄云拥而下升,朦胧晻霭之间,忽有一点若朱丹、若火焰,破重雾而耀红光,奇观也。须臾而半出云间,则天明景藏。
噫!予南人获游上国最晚,信宿,尽得天地古今之胜,岂非遇与?刺史曰:“九日登泰山,阅诸编帙未之前睹也,可以无纪乎?”遂记之。
(节选自【明】黄鳌《重九日登岱记》)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既而日忽忽A其将B暮C景翳翳D以偕E入F百灵万籁之G嘘作焉H旦复蹑日观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京师,古代指国家都城,《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中的“帝京”也是此意。
B.子颖,在文中是朱孝纯的字,在古代“字”常用来平辈互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C.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在古代人们常常以月相来确定日期,每月初一为“朔”。
D.胜,在这里指美景,与《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胜”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作者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B.日出之时,姚鼐和朱子颖坐在日观亭中,两人目睹了太阳纯红像朱砂,太阳下面东海红波摇动的壮丽奇景。
C.黄鳌身坐玉皇顶,手抚无字碑,极目远眺,看到了黄河与昆仑山苍茫辽阔的壮美,也感受到了国土的广袤。
D.刺史在书籍上没有发现有在九日登泰山看日出这样的记载,材料二作者对登泰山也感慨万千,于是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须臾而半出云间,则天明景藏。
14.材料一第二段层次分明,请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3分)C F H
(原文标点应为“既而日忽忽其将暮,景翳翳以偕入,百灵万籁之嘘作焉。旦复蹑日观峰”,答对一处给1分,答4处及以上不给分)
11.D(“意思相同”错,“胜状”的“胜”是美好的意思)
12.(3分)C(“看到了黄河与昆仑山苍茫辽阔的壮美”错,作者并未看到“昆仑山”)
13.(8分)
(1)等到已经登上山顶,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4分,句意1分,“及”“负”“烛”,每翻译对一处给1分)
(2)不久太阳从半空的云间出现,于是天气清明,景象隐藏于天地之间。
(4分,句意1分,“须臾”“则”“明”,每翻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
①五更时分,姚鼐和朱子颖坐在日观亭等待日出;②日出时,二人目睹了日出壮丽的奇景;③日出后,作者回看日观峰以西山峰的景象。(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