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河决东郡金堤。先是,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基水备非常事下丞相以为方用度不足可具勿浚后三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坏败官亭、空庐且四万所。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河平元年春,杜钦荐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三月,诏以延世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原,所坏败者半建始时。鸿嘉四年秋,河水湓溢,败官亭、民舍四万馀所。平陵李寻奏言:"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梢自成川,挑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于是遂止不塞。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此功一立,河定民安,谓之上策。多穿漕渠,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兴利除害,支数百岁,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下策也。”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
B.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
C.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
D.又其口所居高/于此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事下丞相/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河,相传大禹治水时位于黄河下游的九条大河。禹疏九河,疏导黄河水东流入海,至汉代九河故道早已淤塞,踪迹难寻。
B.中二千石,汉代官员薪俸等级。这里的“石”是古代容量单位,与《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石”意思相同。
C.冀州,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将天下分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主要在今天的河北省,所以河北简称“冀”。
D.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年号。古代称呼皇帝可称庙号、谥号、年号,如汉高祖是庙号,隋炀帝是谥号,乾隆是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尤其是成帝时,黄河屡次决口,损失巨大,朝廷想尽各种办法治河,但效果不明显,而且耗费巨大。
B.在讨论治河方案时,人们试图找到九河故道.但实际上黄河屡次改道,河道淤塞,已经很难寻觅踪迹了。
C.在治理黄河时,竟然出现黄河水决口,任由泛滥不去堵塞的情况,是因为国用不足,朝廷没有能力治理。
D.治河也有成功的案例,其中王延世、王景都有不错的成绩,王延世还因此被加官进爵,获得丰厚的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资其不忧职,自杀。
(2)兖、像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
14.请简要概括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D【解析】“于此分杀水力”是介词宾语,前面应断开,由此排除A、B项。“泄暴水”“备非常”是同样的结构,后而断开,由此B、C顶。
11.D【解析】光武是刘秀的谥号。汉高祖是谥号,隋炀帝是庙号c
12.C【解析】成帝鸿嘉四年秋不堵决口,是想通过任由河水自流,顺应水势,从而找到适合的河道。
I3(l)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案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职尽贵,尹忠自杀。
(“对”,回答、奏对:“疏阔”,粗疏不切实际;“切”,严厉;各1分,句意1分,共4
分。)
(2)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作优先考虑的事。
(“恒兴”,总是兴办;“先”,把……当作优先考虑的事:“急”(急难: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①上策是迁徙冀州部分百姓,以此泄洪,放河入海。
②中策是多修水渠,引黄灌溉,分减水势。
③下策是修复旧堤,增高加厚。
(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季四月,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处在黄河的下流,近年较长时期没有发生大水灾害,是因为屯氏河通畅,这样就有两条河道分流黄河水入海。现在屯氏河已经堵塞,鸣犊口又史加流水不畅,如今只有一条黄河承受数条河流的水量,即使加高堤防,最终也不能使它顺畅宣泄U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又由于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汉口处在高处,在这里修筑分减水力的工程,从路途上看也非常方便,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审查办理,丞相认为现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全堤决口,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建始四年冬季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奏对治河的方案粗疏不切合实际,皇上严厉地斥责他不尽职尽责.尹忠自杀。汉成帝河平元年春季、杜钦将王延世推荐给王凤,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延世用竹编成长四丈、九人合围的竹篓,里面盛上小石头,用两条船夹着运栽,投入到决口处。经过三十六天奋战,河堤修成。三月,成帝下诏任命王延世为光禄大夫,领取中二千石俸禄,赐关内侯爵位,赏黄全一百斤。西汉成帝河平三年秋季八月,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所造成的损失是建始四年的一半。鸿嘉四年秋,黄河水泛滥,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四万多所。平陵人李寻上奏说:“讨论治河之策的人常想要寻找九河原来的河道贯通它,现在趁着黄河自己决口,可暂时不进行堵塞,先观察水的流势,如果黄河想占据那条道路,它渐渐就会自己形成河川,再沿河川挑出河床的沙土,然后按其自然状况进行治理,就一定会成功。”于是停止堵塞不再筑堤。待诏贾让上奏说:“治理黄河有上、中、下三策。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放黄河的水使其向北流入大海。黄河向西临近大山,向东面靠近全堤,从水势上看不会流得太远,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这一工程如能实施,黄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上策。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兴利除害,可以支持数百年,称为中策。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把低矮的堤坝增高,把薄的堤坝加厚,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且依然屡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战争的创伤,不宜兴起摇役”于是停止。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把老百姓的急难当作优先考虑的事。恰在这时有人推荐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防。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而所用钱财仍要用百亿未计异。十三年夏四月,汴渠修成,黄河、汴河分流,恢复了过去的样子。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月,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魏伐匈奴》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临菑人主父偃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