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6~10题。
材料一:
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命。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戳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
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是故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众庶荣其名迹,觊而慕之。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故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非明王在上,视之以好恶,齐之以礼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乎!
(节选自《汉书·游侠传》)
材料二: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6.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皆以取A重诸侯B显名C天下D扼腕E而游F谈者G以四豪为称首。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使⋯⋯跟从,与《鸿门宴》“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
B.藉,凭借,与《捕蛇者说》“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中的“藉”意义相同。
C.恣,放纵,与《上枢密韩太尉书》“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中的“恣”意义不同。
D.周,勾结,与《原毁》中“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中的“周”意义不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相虞卿不惜离开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以解救自己的好友魏齐于危难之中。
B.信陵君窃取兵符,追杀大将,专师出征,以解赵国平原君被秦兵围困之急。
C.秦朝以前,平民游侠,因为儒家和墨家都不记载,大都被埋没而不见于史籍。
D.司马迁为世俗感到悲哀,他认为朱家等人与暴豪之徒是同类,应一同加以耻笑。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非明王在上,视之以好恶,齐之以礼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乎!(4分)
(2)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4分)
10.材料二中,司马迁对不同时期的游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6.(3分)BDG(句意为“他们都因为以诸侯间的关系为重而名扬天下。那些握腕而游谈的侠义之士,都以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这“四豪”为领袖。”)超然客公众号
7.(3分)B(B《捕蛇者说》中应解释为衬垫。C《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解释为肆意、尽情。D,《原毁》中解释为完备。)
8.(3分)D(司马迁悲哀的是当时的人将游侠与豪强横暴之徒混视为同类而一同加以耻笑。)
9.(4分)(1)如果没有圣明的君王在上,把世间的善恶指示出来,用礼法来统一老百姓的行为,人民又从何知道哪些是被禁止的而自我纠正呢!
评分建议:视,齐,曷,反正,一点1分。
(4分)(2)至于闾巷中的侠客,修养行为,砥砺名节,名声遍及天下,没有人不称赞他们的贤能,这是很难的。
评分建议:砥,施,是,句意各1分。
10.(3分)①②③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材料一: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礼乐征伐的制定开始由诸侯各自做出。齐桓公和晋文公以后,卿大夫专权,朝中重臣发号施令。局势演变到了战国,则开始了诸侯之间的合纵连横,他们背弃了礼义,以声威和武力相抗争。由此列国间的一些公子们,如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凭藉王公贵族的权威,竞相成为游侠,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没有不恭敬和归顺他们的。而趟国相虞卿不惜离开国家和君主,以解救自己的好友魏齐于危难之中;信陵君魏无忌窃取兵符,假传君命,追杀大将,专师出征,以解赵国平原君被秦兵围困之急。他们都因为以诸侯间的关系为重而名扬天下。那些握腕而游谈的侠义之士,都以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这“四豪”为领袖。于是背叛朝廷、私结死党的协议成为现实,严守公职、尊奉君主的风气开始衰退。
等到汉朝兴起,禁令法规十分宽松,因此遣一状况仍未得到改变。所以代国相陈稀有随从的车千乘,而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都招收宾客上千人。外戚大臣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蚣的属下在京城裹游逛生事,平民身份的游侠剧孟、郭解之流流窜于里巷,横行于州县,势力压过了公侯。许多平民百姓把他们的声名和事迹做为一种荣耀,向往而又仰慕他们。而他们虽然陷于刑法的罚处,也不惜杀身成名,就像季路、仇牧一样,死而无悔。所以曾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依规矩行事,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没有圣明的君王在上,指示出世间的善恶,制定出国家的礼法,人民又从何知道禁例而自我纠正呢!
材料二:
古代平民中的侠客,没有能听说过。近代的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国君的亲属,凭借着有封地和卿相之位的富有,招揽天下贤士,在诸侯中显扬名声,这不能说他们不是贤才。这就如同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快,是风势激荡所致。至于闾巷中的侠客,修养行为,砥砺名节,名声遍及天下,没有人不称赞他们的贤能,这是很难的。然而,儒家、墨家都对他们排斥摈弃不加记载。秦朝以前,平民游侠,被埋没而不见于史籍,我非常遗憾。根据我所听到的,汉朝兴起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人,尽管时常触犯当朝的法律,然而他们个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廉洁谦让,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名声不会虚假的树立,读书人不会虚假的附和。至于那些结党营私的豪强互相勾结,用钱财役使穷人,依仗豪强暴力欺凌势孤力弱的人,随心所欲,来满足自己,这也是游侠们认为可耻的。我哀伤世俗之人不明白其中的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横暴之徒混视为同类而一同加以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