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明史·杨守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守陈,字维新,鄞人。祖范,有学行,尝诲守陈以精思实践之学。举景泰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充经筵讲官,进侍讲。《英宗实录》成,迁洗马。寻进侍讲学士,同修《宋元通鉴纲目》。母忧服阕,起故官。孝宗出阁,为东宫讲官。时编《文华大训》,事涉宦官者皆不录。守陈以为非,备列其善恶得失。书成,进少詹事。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弘治改元正月,上疏曰:
今视朝,所接见者,大臣之丰采而已。君子、小人之情状,小臣、远臣之才行,何由识?退朝所披阅者,百官之章奏而已。诸司之典则,群吏之情弊,何由见?宫中所听信者,内臣之语言而已。百官之正议,万姓之繁言,何由闻?恐陛下资于外者未博也。
愿遵祖宗旧制,开大小经筵,日再御朝。大经筵及早朝,但如旧仪。若小经筵,必择端方博雅之臣,更番进讲。凡所未明,辄赐清问。凡圣贤经旨,帝王大道,以及人臣贤否,政事得失,民情休戚,必讲之明而无疑,乃可行之笃而无弊。
若如经筵、常朝只循故事,凡百章奏皆付内臣调旨批答,臣恐积弊未革,后患滋深。且今积弊不可胜数。官鲜廉耻之风,士多浮竞之习。教化凌夷,刑禁驰懈。俗侈而财滋乏,民困而盗日繁。列卫之城池不修,诸郡之仓库鲜积。甲兵朽钝,行伍空虚。将骄惰而不知兵,士疲弱而不习战。一或有警,何以御之?此臣所以朝夕忧思,至或废寝忘食者也。
帝深嘉纳。后果复午朝,召大臣面议政事,皆自守陈发之。寻以史事繁,乞解部务。章三上,乃以本官兼詹事府,专事史馆。二年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杨守陈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B.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C.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D.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明代尤为重视。
B. 内臣是指帝王统治时,宫内所使用的官员、太监、护卫官长等贴身人员。
C. 行伍本指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行,二十五人为伍。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 史馆指官修史书的机构,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由著作郎掌修国史。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守陈家学传承,渐为侍讲重臣。他祖父杨范,有学问德行,曾用精思实践的学问教诲杨守陈;杨守陈进士及第后,在文臣职务上屡次升迁。
B. 杨守陈恪尽职守,长期兼任史官。他编纂史籍初心不改,先后主持修撰《英宗实录》《文华大训》《宪宗实录》等史著,修成后受到朝廷封赏。
C. 杨守陈为人正直,编史刚直不阿。当时史馆编纂《文华大训》,事情涉及宦官的都不收录。杨守陈认为这样做不当,完备地列出其善恶得失。
D. 杨守陈深谋远虑,开启一代新风。他意识到国家正受积弊困扰,就向皇帝上疏要求革除弊政;皇帝深为赞许,从此开当面议论政事之风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进侍讲学士,同修《宋元通鉴纲目》。母忧服阕,起故官。
(2)一或有警,何以御之?此臣所以朝夕忧思,至或废寝忘食者也。
14. 杨守陈在上奏疏论说议政之要时,体现了怎样的说理思路?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 D 
11. C  “五人为行,二十五人为伍”错误。依据“伍”的会意,“伍”应为“五人”,所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12. B  “主持修撰”表述有误。
13. (1)杨守陈不久晋升侍讲学士,与人共同修纂《宋元通鉴纲目》。守母亲丧期满服除,起用任原官。
(2)一旦有紧急事变,靠什么来抵御?这是臣朝夕忧思,甚至废寝忘食的原因。   
14. ①以皇帝视朝议政时面临的“资于外者未博”的现状,谈革故鼎新的迫切性;②开设御前讲席,希望皇帝遵守祖宗旧制,做到明白晓畅;③在依循旧例基础上要革除积弊,并指出旧弊之甚,从而再次强调革故鼎新的迫切性。
参考译文:
杨守陈,字维新,是鄞县人。祖父杨范,有学问德行,曾以精思实践的学问教诲杨守陈。考中景泰二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官编修。成化初年,充任御前讲席的讲官,晋升侍讲。《英宗实录》修成,晋升洗马。杨守陈不久晋升侍讲学士,与人共同修纂《宋元通鉴纲目》。守母亲丧期满服除,起用任原官。孝宗出就封国,杨守陈担任东宫讲官。当时编纂《文华大训》,事情涉及宦官的都不收录。杨守陈认为不对,完备地列出其善恶得失。书写成,晋升少詹事。
孝宗即位,宫僚都晋升官职,执政拟定杨守陈为南京吏部右侍郎,皇帝提笔去掉“南京”二字。左右近臣说刘宣现在是右侍郎,皇帝于是改任刘宣为左侍郎,而以杨守陈代替他。修撰《宪宗实录》,充任副总裁。弘治改元正月,杨守陈上疏说:
现在上朝处理政事,接触看见的只是大臣的神采而已。君子、小人的情状,被亲近小臣、被疏远大臣的才能品行,凭什么了解呢?退朝所披阅的,旨是百官的奏章而已。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聚官作弊的情况,凭什么看见?在宫中听信的,旨是内臣的语言而已。百官的正确建议,老百姓的不满议论,凭什么听闻?我担心陛下借助于外物不广博。
希望遵守祖宗旧制,开设大小御前讲席,每天两次临朝。大的御前讲席及早朝,旨按旧仪进行。至于小的御前讲席,一定要选择端方博雅的大臣,轮番进讲。凡是不明白的,就赐详细询问。凡是圣贤的经义,帝王的大道,以及人臣贤能与否,政事的得与失,民情的喜乐和忧愁,一定要研究明白而无疑虑,才可以认真地施行而没有弊病。
如果御前讲席、平常朝拜旨是依循旧例,一切章奏都交付内臣矫旨批答,臣担心积弊没有革除,后患会更加深重。况且现在积弊不可胜数。官员少有廉耻的风气,士人多有浮华竞进的习俗。教化荒废,刑禁松弛懈怠。风俗侈糜而财用更加缺乏,百姓穷困而盗贼日益繁多。各卫所的城池不修治,各郡的仓库少有积储。武器朽钝,军队空虚。将领骄傲怠惰而不懂军事,士兵疲惫懦弱而不熟习战斗。一旦有紧急事变,靠什么来抵御?这是臣朝夕忧思,甚至废寝忘食的原因。
皇帝深为赞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果然恢复午朝,召大臣当面议论政事,都是从杨守陈启发而来。不久因史事繁多,请求解除吏部事务。三次上奏,才获许可以本官兼詹事府,专心从事史馆事务。二年去世。谥号文懿,追赠礼部尚书。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体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吕大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费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徐光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黄孔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杨继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张居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开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大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明史·金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马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万元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胡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徐九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世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林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熊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邹维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敬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诈疾平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刘熙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金兴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朱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任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魏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齐之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秦良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赵南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翁大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程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