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言者,以谕意也》《君子必辩》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乱国之俗,甚多流言,而不顾其实。务以相毁,务以相誉,毁誉成党,众口熏天,贤不肖不分。以此治国,贤主犹惑之也,又况乎不肖者乎?惑者之患不自以为惑,故惑惑之中有晓焉,冥冥之中有昭焉。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然有亡者国,无二道矣。
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1】无择。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桥言:乖戾之言。
(2)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导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1】、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2】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1】居错:举措。【2】党:直言。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二道矣            道:主张、措施 
B.其与桥言无择         择:区别
C.其辩不若其讷也。    讷:言语迟钝 
D.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   属:类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此治国
 听言者以言观意也
B.贤主犹惑之也
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
C.夫辞者,意之表也
不好言者下也
D.听言而意不可知
言而非仁之中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惑惑之中有晓焉
所以会在困惑之中悟出事物的道理 
B.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
发起于下面用来效忠上面的,是建议补救 
C.不先虑,不早谋
不能事先考虑,不能早做打算 
D.口舌之均,瞻唯则节
说起话来很动听,言谈或多或少很适当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言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使人不能分辨贤人与不肖之才。
B.人的真实想法比言语表现重要,要注重言语背后的内涵。
C.能否辩小事,揭头绪、遵名分,是圣人和士君子的区别。
D.因为用心不同,君子善辩有益,小人善辩则容易迷惑人。
10.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概述君子为什么要论辩。(6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3分)A 7.(3分)A    8.(3分)C    9.(3分)C
10.(6分)答案要点:
(1)言能达意,言辞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君子论辩能使听言者真正了解思想。
(2)言语影响国家治乱,君子论辩能澄清思想,使君主不惑。
(3)君子论辩是行仁的表现,论辩内容符合仁义,对社会有引导、补救的作用。
(4)君子论辩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将仁义思想合理表达出来,能抵消小人奸诈夸饰的言辞的负面影响。
 
 
文言文参考译文:
(1)言辞,是用来表明思想的。言辞和思想相违背,是凶险的。使国家混乱的习俗,是流言很多,且不顾事实,一定用言辞互相诋毁,一定用言辞互相吹捧,诋毁的、吹捧的分别结成朋党,众口喧嚣,气势冲天,贤与不肖不能分辨。靠着这些来治理国家,贤明的君主尚且会为此感到困惑,更何况不贤明的君主呢?困惑之人担心自己不能把它当作困惑,所以会在困惑之中悟出事物的道理,能在昏暗之中看到光明的境界。亡国的君主自己不能把它当作困惑,所以就与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一样了。这样看来,那些遭到灭亡的国家,没有别的途径了。
言辞,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欣赏外在表现却抛弃思想,这是胡涂的。所以古人,明白了说话人的思想就用不着听他的言辞了。听别人讲话是要通过言辞审查思想。听别人讲话却不能了解思想,那样的言辞就与乖戾之言没有区别了。
(2)君子一定能言善辩。大凡人没有不爱好谈论他喜欢的东西,而君子尤其这样。所以小人能言善辩,宣扬险恶之术,而君子能言善辩,宣扬仁义之道。言辞如果不符合仁义之道,那么他开口说话还不如沉默寡言,能言善辩还不如言语迟钝;言辞如果符合仁义之道,那么善于谈论的就是上等了,不善于谈论的就是下等。所以合乎仁义的言辞是伟大的。由上面发起用来引导下面的,是政令;发起于下面用来效忠上面的,是建议补救。所以君子奉行仁义是没有满足的。思想上喜欢它,行动上遵循它,乐意谈论它,所以说君子一定能言善辩。辩论小事不如揭示头绪,揭示头绪不如遵循名分。辩论小事能发现问题,揭示头绪能说明问题,遵循名分能有条理,这样圣人和士君子的名分就具备了。
有小人的辩论,有士君子的辩论,有圣人的辩论。不事先考虑,不早做谋划,说出话来就很恰当,辩说有条理且能分清不同类别的事物,措词和改换话题,都能随机应变而不会穷于应答,这是圣人式的辩论。事先考虑,早做谋划,话说的不多但能使人明白,辩说有条理而且符合实际,知识渊博说话干脆正确。这是士君子的辩论。听他讲话振振有词却不得要领,任用他则狡猾奸诈而毫无功效,对上不能使贤明的君王顺心,对下不能使百姓和谐统一,然而说起话来很动听,言谈或多或少很适当,称得上是夸夸其谈、自高自大之类,这是奸人中的突出者。圣王出现,一定先诛杀这类人,然后再诛杀盗贼。盗贼能够改变自新,而这类人是不能改变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吕氏春秋·具备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具备》《新书·审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报更》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恃君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八佾篇》《有道之士固骄人主》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悔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慎大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功名大立,天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离俗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览·察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楚庄王欲伐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异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审应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先识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察传》《说文解字》注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览·慎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阳应造屋》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次非杀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之《义赏》《用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好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之君民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国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列精子高窥井》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赞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之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主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婴善剂》阅读练习及答案
《去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阅读练习及答案
《祁黄羊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