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士议之不可辱者,大之也。大之则尊于富贵也,利不足以虞其意矣。虽名为诸侯,实有万乘,不足以挺其心矣。诚辱则无为乐生。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国有士若此,则可谓有人矣。若此人者固难得,其患虽得之有不智。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弘演至,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①。”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为无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复立卫于楚丘。弘演可谓忠矣,杀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令卫之宗庙复立,祭祀不绝,可谓有功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有删改)
材料二:
乌震,冀州信都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卒,稍以功迁裨校,隶符习军。习从庄宗于河上,而镕为张文礼所弑,震从习讨文礼,而家在赵,文礼执震母妻及子十余人以招震,震不顾。身先士卒。晋军攻破镇州,震以功拜刺史。震为人纯质,少好学,通《左氏春秋》,喜作诗。及为刺史,以廉平为政有声。明宗闻其名,擢拜河北道副招讨使,领宁国军节度使,代房知温成于卢台军。
呜呼!忠孝以义则两得吾既已言之矣若乌震者可谓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任,专其责,而其国之利害,由己之为不为,为之虽利于国,而有害于其亲者,犹将辞其禄而去之。矧其事众人所皆可为,而任不专己,又其为与不为,国之利害不系焉者,如是而不顾其亲,虽不以为利,犹曰不孝,况因而利之乎!夫能事其亲以孝,然后能事其君以忠,若乌震者,可谓大不孝矣,尚何有于忠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注】襮(bó):表,外衣。翟人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出使归来,剖腹,把懿公的肝置入自己的腹中,犹如给肝穿上外衣,故自称为“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忠孝A以义B则两得C吾既已D言之矣E若F乌震者G可谓H忠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乘,兵车万辆,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词义相同。
B.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也代称国家政权。本文指前者。
C.迁,指晋升,与《苏武传》“稍迁至栘中厩监”中的“迁”词义相同。
D.从,指跟从,与《鸿门宴》“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人珍视名节,把它看得比富贵还尊贵,私利就不足以使士人的心情快乐了。
B.翟人攻卫,卫国百姓认为国君把官位俸禄给予鹤、把富贵赐予宫人,拒绝迎战。
C.乌震不为敌军所屈,身先士卒,率军队攻破镇州,因军功升为河北道副招讨使。
D.乌震为人单纯质朴,少时好学,精通“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喜欢创作诗歌。
13.上述材料对“忠臣”的看法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答案:
10.CEG 11.D 12.C 13.①材料一认为,只要便主利国,敢于舍生殉国,就是忠臣。②材料二认为忠臣应该忠孝两全,只尽忠不尽孝,算不上是忠臣。 14.(1)像这样的人,有权势一定不会为自己谋利﹐做官一定不会贪赃枉法,率领军队一定不会屈服败逃。
(2)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依照正义来尽忠行孝就能两全其美,我已经说过了,像乌震这样的人,能够叫做忠吗?
“吾”作主语,前面C处断开;
“矣”,句末语气词,其后E处断开;
“若乌震者”,“者”表提顿,作主语,其后G处断开。
故CEG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句意:实际上拥有万辆兵车。/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
B.正确。
C.正确。句意:逐渐因功升为副校。/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
D.错误。跟从。/使……跟从,也可译为“带领,率领”。句意:乌震随符习讨伐张文礼。/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军功升为河北道副招讨使”错误,原文为“明宗闻其名,擢拜河北道副招讨使”,唐明宗听到他的名声,升拜为河北道副招讨使。不是因为军功。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材料中有关“忠臣”的表述,然后进行概括。
结合“弘演可谓忠矣,杀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令卫之宗庙复立,祭祀不绝,可谓有功矣”可概括出,材料一认为,只要便主利国,敢于舍生殉国,就是忠臣。
结合“夫能事其亲以孝,然后能事其君以忠,若乌震者,可谓大不孝矣,尚何有于忠哉”可概括出,材料二认为忠臣应该忠孝两全,只尽忠不尽孝,算不上是忠臣。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私”,宾语前置,应为“私自”,即为自己谋利;“为污”,贪赃枉法;“挠北”,屈服败逃。
(2)“无”,无论;“自为”,宾语前置句,应为“为自”,帮助自己;“自佐”,宾语前置句,应为“佐自”,辅助自己。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士人的名节不可被屈辱,这是因为士人十分珍惜名节。珍惜名节,就会把它看得比富贵还重要,私利也不足以使他心情快乐。即使名列诸侯,实际上拥有万辆兵车,也不足以动摇他的心志。假如受到羞辱,他就不愿活下去。像这样的人,有权势一定不会自私自利,做官一定不会贪赃枉法,率领军队一定不会屈服败逃。忠臣也是如此。只要是有利于君主,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决不会推辞,一定杀身成仁为君主、为国家献身。国家如果有这样的士人,就可以称得上拥有人才了。像这样的人本来就很难得到,国家的忧患在于即使遇到这种人,君主却不知道。卫懿公有一个臣子名叫弘演,有出使的任务。狄人攻打卫国,卫国百姓说:“国君所给俸禄爵位的人,是鹤啊;所赏赐的人,是宫女。国君应该派宫女与鹤去作战,我们怎么能作战呢?”于是溃散离开。弘演回到卫国,呼天抢地大声哭喊,把心中哀痛全发泄出来之后才停止,说:“请让我做卫公的外衣。”齐桓公听到这件事后说:“卫国因为国君无道而亡国,现在有这样忠心的臣,不可以不保存它。”于是在楚丘重建卫国。弘演可以说是个忠臣啊,杀身成仁为君主献身。弘演不只是为其君献身,又使卫国的宗庙得以复位,享受祭祀不断绝,可谓是有大功啊。
材料二:
乌震,冀州信都人。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当兵,逐渐因功升为副校,归属符习的军队。符习在黄河边跟随唐庄宗,而王镕被张文礼杀死,乌震随符习讨伐张文礼,而他的家在赵,张文礼抓住乌震的母亲妻子和儿女十多人来招降乌震,乌震没有理睬。乌震身先士卒。晋军攻破镇州,乌震因功拜为刺史。乌震为人单纯质朴,从小好学,精通《左氏春秋》,喜欢写诗。到任刺史时,因廉洁公平治理有声誉。唐明宗听到他的名声,升拜为河北道副招讨使,领宁国军节度使,代替房知温戍守卢台军。
唉!依照正义来尽忠行孝就能两全其美,我已经说过了,像乌震这样的人,能够叫做忠吗?乌震做事考虑不周全到了极点了。领别人的俸禄而为别人做事,所做的事有自己专门承担的责任,而关系国家利害的事情,在于自己做不做,做了即使有利于国家,却对自己的亲属有危害,还要辞官离去。何况事情是众人都能做的,而责任不专归自己,又是做和不做,都和国家的利害没有关系,像这样却不管自己的亲属,即使不以此谋利,都还叫做不孝,何况因此得到利益了呢!能够用孝来对待自己的亲属,然后才能用忠来事奉自己的君主,像乌震这样的人,可说是大不孝了,哪还有什么忠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