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韩愈《原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原性

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选自《韩昌黎文集》)
  【注】①岐岐:形容聪颖早慧。②嶷嶷(nì):幼小聪慧的样子。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中庸,适中
  B.知其必以贿死贿:贪贿,受贿
  C.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食:吃饭
  D.而卒为奸卒:终于,最终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食,享祀,受祭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组是(3分)
  ①情之于性视其品②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③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④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⑤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⑥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①与论点无关;②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③证明上品不可移;④证明下品不可移;⑤证明上品不可移;⑥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
  【思路点拨】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对“性”和“情”作出明确区分,认为“性”与生俱来,而“情”则是后天与外物作用的产物:“性”和“情”都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韩愈认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个方面,下品之人对每种情感的表现要么过分,要么缺失。
  C.对于孔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子(雄)的性混论,韩愈都不认同,并提出质疑和批评。
  D.韩愈认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变,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
  【思路点拨】做这类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3分)
  (2)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3分)
  (3)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它们是仁、礼、信、义、智。
  (2)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
  【解析】(1)“所以”,用来,1分;“曰”,是,叫,1分;句意对1分。
  (2)“举”,提到,1分;“遗”,遗漏,1分;句意对1分。
  (3)“是故”,因此,1分;“制”,约束,1分,句意对1分。
  【思路点拨】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相关文言文练习
韩愈《通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不毁乡校颂》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讳辩》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伯夷颂》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穷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祭鳄鱼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守戒》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欧阳生哀辞》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答胡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上宰相第三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许郢州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原毁》阅读练习及答案
《农夫殴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权秀才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感二鸟赋(并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答侯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何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孟尚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重答张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答刘正夫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上张仆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陈给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争臣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于襄阳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李翱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卫中行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