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初,淮阴侯死,淮南王黥布已心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初,淮阴侯死,淮南王黥布已心恐。及彭越诛,醢其肉以赐诸侯。使者至淮南,布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布所幸姬病,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赫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王疑其与乱,欲捕赫。赫乘传诣长安,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相国曰: “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
上召诸将问计,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薛公问之,令尹曰: “是固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封之,疏爵而王之,其反何也?”令尹曰: “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 “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 “是计将安出?”对曰: “出下计。”上曰: “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
是时,上有疾,欲使太子往击黥布,太子客说建成侯吕释之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无功则从此受祸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太子客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太子客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B.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太子客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C.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太子客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D.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太子客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黥,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常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文中的黥布,就是因为受过黥刑而叫黥布。
B.微,“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中的“微”与《卖油翁》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中的“微”意思不相同。
C.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明清时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文中的令尹与《促织》中的“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意思相同。
D.辎车,古代的交通工具有斧车、轺车、轩车、軿车、辎车、栈车等,文中的“辎车”是一种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的有帷盖的大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王黥布宠幸的姬妾生病了,去医生家看病。医生的邻居贲赫,带着丰厚的礼物陪同黥布的姬妾在医生家饮酒。
B.当滕公问黥布为什么要谋反时,薛公说,皇上先杀了彭越,后又杀了韩信,黥布认为他们是同一类人,怀疑自己也将遭遇不测。
C.薛公认为黥布早晚都会反叛,但如果黥布采用上计或中计,原本不一定会失败,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他最后必然会采用下计,自取灭亡。
D.太子宾客不认同让太子领兵出征黥布,原因之一是出征的众多将领原来都是与汉高祖平起平坐、地位相同的人,他们都不会听从太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赫乘传诣长安,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
(2)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
14.黥布的灭亡有其自身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10.C
11.C  
12.B  
13.(1)贲赫乘着传车到长安城,上报说黥布有谋反的迹象,请求在他没发兵之前诛杀。
(2)黥布,原是骊山的刑徒(服劳役的犯人),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万乘大国的国主,这些都使他只顾自己,不顾后代子孙,更不为百姓长远考虑。
14.敏感多疑、自私寡恩、目光短浅。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吕释之立刻夜间求见吕后。吕后找机会在汉高祖面前哭涕哀求,依照四宾客的意思说了。汉高祖说:“我已想到这小子不够格被派遣,还是我亲自去吧!”
“泣涕”修饰“言”,“而”为连词,前后表示修饰关系,所以应在“言”后面断开,排除A、B;
“固不足遣”的原因是“吾惟竖子”,中间不断开,所以排除D。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般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微”,暗中;句意:请先把贲赫抓起来,再派人暗查淮南王黥布。
“微”,稍微;句意: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两句中的“微”意思不相同。
C.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中“令尹”是指县长;句意: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两句中“令尹”的含义不同。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皇上先杀了彭越,后又杀了韩信”错误。由原文“令尹曰: ‘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可知,薛公说,皇上先杀了韩信,后又杀了彭越,黥布认为他们是同一类人,怀疑自己也将遭遇不测。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诣”,到;“端”,迹象;“发”,发兵。
(2)“布,故丽山之徒也”,判断句,黥布,原是骊山的刑徒;“自致”,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判断句,这些都是使的他只顾自己,不顾后代子孙,更不为百姓长远考虑。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布所幸姬病,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赫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王疑其与乱,欲捕赫”“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可知,当黥布的宠姬去就医时,贲赫陪同宠姬在医生家饮酒,黥布怀疑贲赫与宠姬之间淫乱,想拘捕贲赫。而黥布内心已经怀疑贲赫会说出自己暗中聚集军队的事,加上汉朝又派来使者进行查验,于是便杀了贲赫的家族,发兵造反了。从中可以看出黥布敏感多疑。
由原文“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可知,通过令尹薛公的话可以看出,黥布只顾自己,不顾后代子孙,更不为百姓长远考虑。从中可以看出黥布自私寡恩。
由原文“上曰:‘是计将安出?’对曰:‘出下计。’”可知吗,薛公对汉高祖说了黥布可能采取的三条计策,然后说黥布一定会采取下策,从中可以看出黥布目光短浅。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侯韩信被处死,淮南王黥布已感到恐慌。到后来彭越也遭诛杀,汉高祖又将他做成肉酱分给各诸侯。使者到了淮南,淮南王正在打猎,见到肉酱,(就)非常害怕,便暗中(派人)部署聚集(合)军队,等待邻近郡县报警告急。黥布所宠爱的姬妾病了,去就医,医生与中大夫贲赫住对门,贲赫备了优厚的礼物送给医生,陪同宠姬在医生家饮酒。淮南王黥布怀疑贲赫与宠姬之间淫乱,想拘捕贲赫。贲赫乘着传车到长安城,上报说黥布有谋反的迹象,请求在他没发兵之前诛杀他。相国萧何说:“黥布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是仇人怨恨而诬陷他。请先把贲赫抓起来,再派人暗查淮南王黥布。”淮南王见贲赫畏罪逃走,去向汉高祖控告,心里本来就已经怀疑他会说出自己暗中聚集军队的事;加上汉朝又派来使者进行查验,于是便杀了贲赫的家族,发兵造反了。
汉高祖召集诸将询问对策,大家都说:“发兵征讨他,坑杀这小子,他怎能做这样的事!”汝阴侯滕公夏侯婴请来原楚国令尹薛公,问他怎么办,薛公说:“他本来是要反的。”滕公问:“皇上分割土地给他,又分爵封他为王,他为什么还要反叛呢?”薛公回答说:“皇上前不久杀了彭越,再早些时候(前年又)杀了韩信,彭越、韩信和黥布三个人,功劳相同,是一个类型的人,他自己怀疑灾祸就要殃及身上了,所以要发兵反叛。”滕公将这番话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召见薛公,问薛公。薛公回答说:“黥布反叛没什么可奇怪的。不过,如果黥布采用上策,那么崤山以东便不再属于汉朝了;若是采用中策,那么双方谁胜谁败还难以预料;如果采用下策,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汉高祖问:“他的上策是什么?”薛公回答说:“向东取得吴地,向西夺占楚地,兼并齐地,占领鲁地,再发布檄文给燕国和赵国,要他们坚守本土,那么崤山以东便不再属于汉朝了。”“什么是中策?”“向东取得吴地,向西取得楚地,吞并韩国,夺取魏国,掌握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关口,这样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什么是下策?”“向东取得吴地,向西夺取下蔡,然后再把重要物资运到越地,自己回到长沙,这样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汉朝就平安没事了。”汉高祖又问:“他会采用什么对策?”薛公说:“一定会采用下策。”汉高祖又问:“他为什么不采用上、中策而采用下策呢?”薛公回答说:“黥布,原是骊山的刑徒(服劳役的犯人),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万乘大国的国主,这些都使他只顾自己,不顾后代子孙,更不为百姓长远考虑,所以他必然采用下策。”
这时,汉高祖正生病,打算派太子刘盈前去攻打黥布,太子的宾客都劝建成侯吕释之说:“太子统领军队,如果立了功劳地位也不会再高升,但没立功劳从此便会遭受祸端。你为什么不快去请求吕后,找机会在皇上面前哭泣说:‘黥布是天下闻名的猛将,善于用兵。这次出征的诸将领原来都是与陛下平起平坐地位相同的人,如果让太子统领这些人,无异于以羊群去驱赶狼群,没人听他的,况且,如果让黥布知道是太子在带兵,他将会大胆地击鼓向西进攻了。皇上您虽然有病,也要勉强乘坐辎车,躺在车里指挥,这样诸将领不敢不尽力。虽然辛苦,为了妻子儿女还是要坚强起来。’”于是吕释之立刻求见吕后。吕后找机会在汉高祖面前哭涕哀求,依照四宾客的意思说了。汉高祖说:“我已想到这小子不够格被派遣,还是我亲自去吧!”于是汉高祖亲自率军向东进发征讨黥布,留守的群臣都到霸上送行。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晋王病笃,立其子存勖为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月,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