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晁错,颍川人也,为人峭直刻深。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后迁为御史大夫,错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逋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盎曰:“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后十余日,及丞相青翟、中尉嘉、廷慰欧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
材料二: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当此之时,虽无爰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爰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选自苏轼《晁错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请将正确断句处的字母依次写在答题卡相应处。(3分)
吴王A为反数B十年矣C发怒D削地E以诛错F为名G其意H非在错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难,非难、责难,与《答司马谏议书》中“难壬人”的“难”意思不相同。
B.固,意为原本、本来,与《促织》中“少年固强之”的“固”字意思相同。
C.山东,指崤山以东,代指山东诸侯,与现在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山东不同。
D.东市,既有东边市场的意思,又可以泛指刑场,在本文中理解为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封地,收取他们的近旁诸郡,商议时遭到窦婴的反对,二人由此产生隔阂。
B.爰盎认为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
C.邓公认为晁错因为担忧诸侯过于强大,不可控制,会威胁京师,提出了削藩的建议,最终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
D.苏轼认为山东诸侯各国只是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共同起兵,可是景帝却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4分)
(2)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4分)
14.仆射邓公与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有何异同?请概括说明。(3分)
答案:
10.CEG
11.B【解析】B选项《促织》中“少年固强之”的“固”是“一定、坚持”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不同。
12.C【解析】C选项“最终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根据“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可知削弱诸侯应在晁错死了之后,而晁错只是提出削弱诸侯国的建议。
13.(本题4分)(1)这时,景帝沉默了许久,说道:“您说得很对,我也对这件事感到悔恨。”
(“善”译为“正确”“对”1分;“恨”译为“悔恨”“遗憾”1分;“于是”译为“这时”“在这个时候”1分;句意1分)
(本题4分)(2)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使”译为“假使”,1分;“任”译为“承担”,1分“东向”译为“向东边”1分;句意1分,共4分)
14.(本题3分)同:都肯定了晁错忠君爱国。(1分)异:仆射邓公称赞了晁错的远见卓识,苏轼批评了晁错缺乏临危不惧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晁错是颖川人,为人严峻刚直而又苛刻。景帝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后升迁做了御史大夫,晁错奏报诸侯所犯罪过,削夺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近旁诸郡。奏书上报,皇上便诏令公卿、列侯及皇族宗室集中计议,没人敢有非难,唯独窦婴争辩此事,从此和晁错有了隔阂。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和晁错商议出兵事宜,晁错想要皇上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皇上问是袁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袁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袁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请皇上认真考虑。”过了十多天,待到丞相青翟、中尉嘉、廷慰欧进言劝说,皇上便诏令晁错身穿朝服在东市被处斩。
晁错己被处死,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击吴、楚叛军时,担任将领。他回朝来,上书奏明军中之事,进见皇上。皇上问:“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邓公答道:“吴王谋反有几十年了,因被削夺封地而怒气发作,以诛杀晁错为名义,而他的意图并非在晁错身上。况且我还担心天下的士人会闭口,不敢再进言了!”皇上就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是忧虑诸侯强大起来而不能控制住他们,故此请求削夺他们的封地来尊崇朝廷,这本是功及万世的事情。而计划才开始实行,竟然蒙受杀戮之灾,对内便杜绝了忠臣的谏言,对外则为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这时,景帝沉默了许久,说道:“您说得很对,我也为这件事感到悔恨。”
材料二: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晁错自己造成的。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