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之。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
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夷狄至,乃可击。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臣谓按甲存信便。”帝曰:“善。”然卒取突厥。
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
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卧内,帝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从因秘不发丧,请还宫。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帝后召无忌、遂良及于志宁言后无息,昭仪有子,必欲立之者。无忌已数谏,即曰:“先帝付托遂良,愿陛下访之。”遂良极道不可,帝不听。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后数月,无忌投缳卒。自是政归武氏,几至亡国。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文宗开成三年,诏曰:“每览国史至太尉无忌事,未尝不废卷而叹。”
(选自《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注】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
B.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
C.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
D.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高祖,即唐高祖李渊。皇帝死后有谥号和庙号等称号,谥号是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本文属于前者。
B.尚书,古代官名,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文中的吏部尚书主要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C.崩,文中指太宗皇帝的去世。在古代根据死者身份地位不同对于死亡有不同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追复,相当于恢复,意思是为已经亡故的遭到贬谪或罢黜的大臣恢复官职。文中的意思是说上元元年,恢复了长孙无忌生前原来的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无忌善于谋事,做事果断。他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一起帮助李世民成为皇太子;在李世民即位后,他全力拥立晋王成为太子。
B.长孙无忌忠心耿耿,深得信任。唐太宗病危时召他到卧室内,伸手摸着他的肩膀,长孙无忌哭泣着,太宗也激动得气息哽咽说不出话。
C.长孙无忌极力进谏,至死不渝。对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始终反对,虽然皇帝示以恩宠,他也不让步。最终被许敬宗构陷,上吊自尽。
D.长孙无忌国史留名,荫庇子孙。上元元年时,朝廷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其孙元翼袭封。文宗曾说他阅览国史,读到无忌事就废卷而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臣谓按甲存信便。(4分)
(2)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4分)
14.高宗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3分)B(“以”表原因,因为。“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是武后“衔之”的原因,之间不需断开,排除A、D。“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是敬宗暗中指使的内容,之间不需要断,故排除A、C。)
11.(3分)A(本文属于庙号。)
12.(3分)B(“摸着他的肩膀”错,“颐”指“脸颊”。)
13.(1)(4分)假使他们就此削弱,而且将来不能再进犯,我们还想求得什么呢?我认为按兵不动保持信用为好。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2分,“弱”“便”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高宗秘密地把十多车珍贵的器物、锦缎、丝绸赏赐给他,又亲自上门探望他,把他的三个儿子都提拔为朝散大夫,武昭仪的母亲再到他家申述请求。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2分,“幸”“申请”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①皇后没有子女,武昭仪有儿子;②武昭仪成功被立为皇后。
评分建议: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
参考译文
长孙无忌字辅机,秉性豁达机敏,博览文史典籍。当初,高祖率领义军渡过黄河时,长孙无忌到长春宫晋见高祖,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有功,官职做到比部郎中,封为上党县公。
太子李建成投毒暗害秦王,秦王中毒病重,全秦王府都感到凶险惊骇。才派长孙无忌暗中召集房玄龄、杜如晦商定计谋。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息了祸乱。秦王当了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左庶子。秦王登帝位后,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因为功劳第一,晋封为齐国公。
突厥的颉利可汗与唐朝结盟后发生了政治动乱,众将领请求趁机征讨。长孙无忌说:“现在我朝致力于和平,等突厥进犯,才能还击。假使他们就此削弱,而且将来不能再进犯,我们还想求得什么呢?我认为按兵不动保持信用为好。”太宗说:“好。”但后来还是征伐了突厥。
太子李承乾被废,太宗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还没有决定,在两仪殿坐朝,群臣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商议立太子的事,长孙无忌说:“谨奉诏命,持异议者斩!”于是就决定了。太宗委任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的职位就是从这时才有的。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病危,召长孙无忌到卧室内,伸手摸着他的脸,长孙无忌哭泣着,太宗激动得气息哽咽说不出话。第二天,与褚遂良进宫接受诏书。过了一会,就逝世了。当时在离宫,皇太子李治极度悲哀,长孙无忌说:“刚逝世的皇帝把朝廷、国家交给殿下,应该迅速登位。”为保守太宗逝世的秘密,暂不发表讣告,请太宗的灵车回到皇宫。
太子登皇帝位,这就是高宗。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坚持说不行。高宗秘密地把十多车珍贵的器物、锦缎、丝绸赏赐给他,又亲自上门探望他,把他的三个儿子都提拔为朝散大夫,武昭仪的母亲再到他家申述请求。许敬宗多次劝说他,长孙无忌都严词厉色拒绝了。高宗后来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于志宁说明皇后没有子女,武昭仪有儿子,是一定要立她的原因。长孙无忌多次劝谏无效,就说:“先帝把您托付给遂良,希望陛下听听他的意见。”褚遂良极力说不行,高宗仍然不听。
武昭仪立为皇后以后,因为长孙无忌接受了赏赐却不帮助自己,怀恨在心。许敬宗猜到武后的心思,暗中指使洛阳人李奉节向高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与侍中辛茂将办理此案,教他编造长孙无忌谋反的情由。高宗震惊地说:“怕是奸邪的人挑拨离间,大概不是这样。”许敬宗陈述说:“谋反的迹象已暴露了,陛下心软,不是国家的福气。”高宗始终没有对质审问长孙无忌。于是下令削去官爵封地,给予扬州都督一品官的俸禄流放到黔州。几个月后,长孙无忌上吊自缢。从此后政权被武氏家族夺去,唐朝差点亡国。
高宗上元元年,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让他的孙子长孙无翼继承封爵。文宗李昂开成三年,下诏书说:“阅读本朝史料,每当读到有关太尉长孙无忌的事情,总是掩卷叹息。”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王求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李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孔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李袭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王重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弘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高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韩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新唐书·张文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卢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宗楚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光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陆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裴行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柳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宋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志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路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杜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高元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戴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杨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萧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严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袁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裴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张九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卢怀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路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苏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徐敬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嗣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丘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房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敬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许孟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