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元史·孔思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思晦,资质端重,而性简默,童丱时,读书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翌,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而弗为。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至大中,举茂才,为范阳儒学教谕。延祐初,调宁阳学。先是,两县校官率以廪薄不能守职,而思晦以俭约自将,教养有法,代去,学者皆不忍舍之。于是孔氏族人相与议:思晦嫡长且贤,宜袭封爵,奉祠事。状上政府,事未决。仁宗在位,雅崇尚儒道,一日,问:“孔子之裔今几世,袭爵为谁?”廷臣具对曰:“未定。”帝亲取孔氏谱牒之,曰:“以嫡应袭封者,思晦也,复奚疑!”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思晦以宗祀责重,恒惧弗胜,每遇祭祀,必敬必慎。初,庙毁于兵,后虽苟完,而角楼围墙未备,思晦竭力营度,以复其旧。金丝堂坏,又一新之,祭器礼服,悉加整饬。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列于学官朝廷从之三氏学旧有田三千亩,占于豪民,子思书院旧有营运钱万缗,贷于民取子钱,以供祭祀,久之,民不输子钱,并负其本,思晦皆理而复之。五季时,孔末之后方盛,欲以伪灭真,害宣圣子孙几尽,至是,其裔复欲冒称宣圣后。思晦以为:不早辨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谱于石,而孔氏族裔益明矣。元统元年卒,年六十七。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七》)
[注]①宣圣: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列于学官/朝廷从之/
B.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列于学官/朝廷从之/
C.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列于学官/朝廷从之/
D.又以尼山乃毓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列于学官/朝廷从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词章之习,而弗为 薄:底子差
B.代去,学者皆不忍舍之 比:等到
C.帝亲取孔氏谱牒之  按:核查
D.遂会族人,典故斥之  稽:考核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思晦的性格内向,但天赋较高,在孩童时读书就已经能通晓大义。长大后给张翌等人授课,注重文章的义理而不注重写作技法。
B.孔思晦非常勤俭节约,在范阳、宁阳两县做校官时从不计较收入的微薄,而且他的教育方法非常得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C.仁宗即位后,非常推崇儒家的学说,当他得知孔家承袭爵位的人还没有定下来时,根据孔氏谱牒确定孔思晦承袭爵位,封衍圣公。
D.孔子的生长之地尼山原来有祭祀孔子的宗庙,后来遭到毁坏。在孔思晦积极张罗下,不仅恢复了祭田,而且设置了学官“尼山书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晦以为:“不早辨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与共拜殿庭,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B 注意一些虚词如“之”“且”等
11.A 薄:意动用法对……轻视瞧不起
12.A 文中“授业于导江张翌”的“授”是通假字通“受”他拜张翌为师
13.(1)(孔思晦)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以自养即使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的人家都争着聘请()做子弟的老师。(“躬”“虽”“为学”“远近”省略句式1)
(2)孔思晦认为:“不早辨别真伪时间长了更不清楚他与我不共戴天将他们也列于族内而在殿庭共同朝拜可以吗?”(“以为”“益”“列于族”介宾省略状语后置1)
 
 
文言文参考译文:孔思晦,容貌端庄,姿态稳重,性格沉默寡言。在孩童时,读书就已能通晓大义。等到年纪大一点,就拜导江的 张翌为老师,讲求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于文章的技法,他认为很浅薄而不刻意追求。(因为)家中贫困,(孔思晦)亲自耕田种地以自养,即使是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的人家都争着聘请他做子弟的老师。到了大中年间,举荐孔思晦为秀才,并任范阳的儒学教谕。在延祐初年,调宁阳任讲学。以前,两县的掌管学校的官员大概都因为收入微薄而不能坚守职责,可是思晦能俭省节约自养,并且教育培养学生有法,等到别人代替他,学生都不忍心离开他。这时孔氏族人相互议论:思晦是嫡长子而且贤德,应该承袭封爵,侍奉祠事。上报政府,但无结果。仁宗在位时,很崇尚儒道,有天问:“孔子的后裔现在是几世了,承袭爵位的是谁?”廷臣回答说:“未定。”帝亲自拿出孔氏谱牒来看说:“应该承袭封爵位的是思晦,还怀疑什么?”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思晦因宗祀责任重大,经常害怕不能胜任,每遇祭祀,一定恭敬谨慎。当初,因战争宗庙遭毁坏,后来虽然经过修复,但角楼围墙未修完备,思晦竭力经营,来恢复原来的面貌。金丝堂坏了,又修复一新,祭器礼服一一整顿得有条理。又因为尼山是孔圣人的生长之地,原来就有宗庙,后遭毁坏,百姓冒犯耕种祭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孔思晦恢复了祭田,并请求设置“尼山书院”,列入学官,朝廷接受了这个建议。三氏学原来有田地三千亩,后来被豪民霸占了;“子思书院”原有经营周转的钱万缗,借贷给百姓收取息钱,以供祭祀用,但时间长了,都不交息钱,还要亏本钱,思晦都进行了整理并且恢复了原样。五代十国时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数已为数不少,有些人想要以假的族谱来代替真的族谱,害得孔子子孙的身份几乎都被剥夺了,于是,其他的后裔又想冒称宣圣的后代。思晦认为:“不早辨别真伪,时间长了,更不清楚,他与我不共戴天,将他们也列于族内,而在殿堂共同朝拜,可以吗?”于是会集族人,考核典故斥责他们,以后又在石头上重刻宗谱,孔氏族谱更加明确了。元统元年(1333)卒,享年六十七岁。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李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李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王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尚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元史·汪惟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乃燕硕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月赤察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布鲁海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刘元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赵宏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周伯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杨景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宋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奥鲁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许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许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元史·褚不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洪君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韩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张立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赵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阿礼海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唐仁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郝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乌古孙良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王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尚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王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许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郭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元史·郭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萧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廉希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元史·赵师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萧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萧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尚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崔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郑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王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刘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李伯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何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石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张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雷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张立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史天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张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