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王霸
仁义礼信,天下之达道,而王霸之所同也。夫王之与霸,其所以用者则同,而其所以名者则异,何也?盖其心异而已矣。其心异则其事异,其事异则其功异,其功异则其名不得不异也。
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于天下也,所以为仁义礼信者,以为吾所当为而已矣。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也。是故王者之治,知为之于此,不知求之于彼,而彼固已化矣。霸者之道则不然:其心未尝仁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仁,于是示之以仁;其心未尝义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义,于是示之以义。其于礼、信,亦若是而已矣。是故霸者之心为利,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其有为也,唯恐民之不见而天下之不闻也。故曰其心异也。
齐桓公劫于曹沫之刃,而许归其地。夫欲归其地者,非吾之心也,许之者,免死而已。由王者之道,则勿归焉可也,而桓公必归之地。晋文公伐原,约三日而退【注】,三日而原不降。由王者之道,则虽待其降焉可也,而文公必退其师,盖欲其信示于民者也。凡所为仁义礼信,亦无以异于此矣。故曰其事异也。
王者之大,若天地然,天地无所劳于万物,而万物各得其性,万物虽得其性,而莫知其为天地之功也。王者无所劳于天下,而天下各得其治,虽得其治,然而莫知其为王者之德也。霸者之道则不然,若世之惠人耳,寒而与之衣,饥而与之食,民虽知吾之惠,而吾之惠亦不能及夫广也。故曰其功异也。
夫王、霸之道则异矣。王者之道,虽不求利,而利之所归。霸者之道,必主于利,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则天下孰与之哉?(取材于王安石的同名文章)
【注】约三日而退:晋文公下令只携带三日粮草,并与将士约定三日后退兵。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达道 达:通行不变的
B.则天下莫不化之也 化:受到教化
C.齐桓公劫于曹沫之刃 劫:胁迫
D.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接:接替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所以为仁义礼信者B. 其于礼、信,亦若是而已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 而桓公必归之地D. 而天下各得其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知求之于彼
不希求向天下人求取实利
B.免死而已
不过是赦免曹沫的死罪罢了
C.天地无所劳于万物
天地没有役使万物
D.则天下孰与之哉
那么天下谁会亲附他呢
9.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说明“王道”与“霸道”的异同。(6分)
10.第三段写到晋文公“必退其师”,“欲其信示于民”。这里的“信”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加以解说。(3分)
【链接材料】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言必信,行必果”,谓不度于义,而但守小忠小信之节也。《孟子·离娄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明大人言行皆视乎义。义所在,则言必信,行必果;义所不在,则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反是者为小人。(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
(1)颜回从师学习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分)
(2)关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有人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有人说“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也有人说是“遗憾而又深喜之”。对于此句中孔子的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学习体验,谈谈看法。(4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6.D(3分) 7.A(3分) 8.B(3分)
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相同点:都用仁义礼信来治理天下。
不同点:①本心不同。王者施行仁义礼信是发自本心;霸者施行仁义礼信是为了利益。②行事原则不同。王者施行仁义礼信,合乎情理;霸者施行仁义礼信是做给人看,往往不合情理。③功绩不同。王者以德化民而达到天下大治;霸者只施与小恩小惠,无法达到天下大治。
(6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5分。)
1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晋文公守信撤兵的行为,是为了显示给百姓看,是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信(小人之信),而非大人君子以合乎义(情理)为准则之信。(3分)
1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分)
(1)谦逊沉静,善于倾听;默默思考,独自钻研;触类旁通,付诸实践;学而不厌,坚持不懈。(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答案示例一:学问之道,贵在问,多问才能教学相长,并获得真知。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
答案示例二:颜渊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可见他对孔子的教诲闻语即解,心解力行,无所不悦。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
答案示例三:学问之道,贵在问,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说“非助我者”,感到遗憾;但颜渊对孔子的教诲无所不悦,因其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孔子亦喜其“不愚”。(4分)
译文:
仁义礼信,是天下通行不变的准则,是王道和霸道共同遵循的。王道和霸道相比,二者用仁义礼信来治理是一样的,但用来命名的名称却不同,为什么呢?大概因为他们的本心不同罢了。本心不同做的事就不同,做的事不同功绩就不同,功绩不同名称就不能不有区别。
王者的治理之道,本心不是向天下求取实利,王者施行仁义礼信的原因,是认为我应当这样做罢了。(王者)用仁义礼信涵养德性进而施行到政事上,那么天下人都会受到教化了。所以王者治理天下,懂得施政要用仁义礼信,不希求向天下人求取实利,而天下人自然已经受到教化了。霸者的治理之道却不是这样:他的本心不见得仁爱,却担心天下人憎恶他不仁,于是行仁爱之事给天下看;他的本心不见得正义,却担心天下人憎恶他不正义,于是行正义之事给天下看。他对于礼、信,也像这样罢了。所以霸者用心在于求利,而借助王者的治理之道来实现他的欲望;他做出仁德之举,唯恐天下百姓见不到听不到。所以说他们的本心不同。
齐桓公被曹沫用匕首胁迫,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要归还鲁国土地,不是我的本心,答应归还,不过是为了避免被杀罢了。从王者之道看,(若合于义)那么不归还也可以,然而桓公一定要归还鲁国的土地(以向天下显示他的仁义)。晋文公讨伐原邑,(和将士)约定三天后退兵,三天后原人还未投降。从王者之道看,(若合于义)那么即使等到原人投降后再退兵也是可以的,但晋文公一定要退兵,大概是想要向百姓展示他信守诺言。(霸者)所有的仁义礼信之举,也和这二人的行为没有区别啊。所以说(本心不同)做的事便不同。
王者(功绩)之大,像天地一样,天地没有役使万物,而万物各自适性生长发展,万物虽然能适性生长发展,却不知这是天地的功绩。王者没有役使天下人,天下人都能得到适宜的治理,虽然得到适宜的治理,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王者的仁德。霸者的治理之道却不是这样,就像世上施与别人恩惠的人一样,百姓寒冷就把衣服给他们,百姓饥饿就把食物给他们,百姓虽然知道这是我的恩惠,但我的恩惠也不能施与更广的范围。所以说(做的事不同)功绩便不同。
(这样看来)王道和霸道就是不同的了。王者的治理之道,虽然不追求实利,实利还是会归属他。霸者的治理之道,一定注重求得实利,然而若不借助王者所行之事来对待天下,那么天下谁会亲附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