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公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灵公之A虐B不如C孝公D之宽厚E文公死F诸侯G不敢用叛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为,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意思不同。
B.幸,幸运,与《鸿门宴》中“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相同。
C.疏,分条陈述,与《屈原列传》中“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意思不同。
D.固,本来,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充分肯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齐国富裕强盛的功绩,同时也以具体事例指出了管仲未在死前推举贤才的过错。
B.管仲病重时齐桓公询问他宰相人选,苏洵认为管仲的回答并不尽如人意,并通过一系列分析指出管仲是一个不懂得治本的人。
C.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依凭老成可靠的臣子,继续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这就是苏洵所说的臣子贤能而君主不英明的情况。
D.史鳍不能举荐贤才和罢斥宠臣,萧何在临死之前推荐曹参昝代自己,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译文:_
(2)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译文:_
14.本文是苏洵针对管仲所作的人物评论,其中涉及齐桓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苏洵对齐桓公的评价。(3分)
答:_

 

答案:

10. BEF(原文标点为: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
11. B(A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应是“以之为”,即把它作为,与文中加点的“以为”意思不同。B项,文中加点的“幸”指侥幸,“妇女无所幸”的“幸”指君主宠爱女子,二者意思不同。C项,“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指疏远,与文中加点的“疏”意思不同。D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指本来,与文中加点的“固”意思相同。)
12. D(“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错误,从原文可知,史䲡不能让君主任用贤才和罢斥宠臣,所以才计划了死后的规劝,苏洵以此来表明史鳝也是用心的大臣,这也是正面事例。)
13.(1)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夺君位,从此祸乱不断蔓延,直到简公时期,齐国都没有安定的岁月。(“讫”“宁岁”各1分,“薨于乱”状语后置1分,句意1分)
(2)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一旦没有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来互相庆贺了。(“徒”“一日”“弹冠而相庆”各1分,句意1分)

14.①苏洵认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的强者,很有才能,②但同时他又是个流连于声色犬马的人,③在管仲死后识人不明,重用了竖刁、易牙、开方等不贤之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排除夷狄,直到他死时齐国都富强。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桓公重用,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夺君位,从此祸乱不断蔓延,直到简公时期,齐国都没有安定的岁月。

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他谁能胜任宰相。在那个时候,我内心以为管仲将会推举天下的贤人来作答,但他说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而已。唉,管仲认为桓公真的不会任用那三个人了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也该知道桓公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了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一旦没有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来互相庆贺了。管仲以为自己快要死时说的话就可以束缚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就怕没有管仲。有了管仲,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普通人罢了。不然的话,天下难道缺少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但其余的那些人,管仲能够全部除去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治本的人。假如他趁着桓公询问的时机,推荐天下的贤人来替代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能说没有管仲那样的人。

春秋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更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臣子也都比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容仁厚。晋文公死后,诸侯都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留下的圆威,还能够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为什么呢?因为晋国的君主虽然不成才,但还有一些老成可靠的臣子啊。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用不着疑惑,因为他只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仲已经死了。

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只有有贤能的臣子却没有英明的君主的情况。桓公在世的时候,说天下不会再有像管仲这样的人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评论鲍叔、宾胥无的为人,而且分别陈述他们的短处。这是他心里认为这几个人都不值得托以国家重任,但又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可见这部书荒诞无稽,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鍿,因为不能劝卫灵公任用蘧伯玉、罢斥弥子瑕,所以有死后的规劝。萧何将死时,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这样。一个国家既可以因一个人而兴盛,也可以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身亡而悲伤,却忧虑国家的衰败,所以一定要再找一个贤能的继任者才能死而瞑目。那管仲,为什么不能在临终前这样做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治天下者定所尚》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苏辙、苏轼《六国论》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权书·子贡》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权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集·议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名二子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心术》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洵《上韩丞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御将》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项籍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利者义之和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任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礼》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嘉祐集·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族谱后录下篇》《苏廷评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史论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上富丞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辨奸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二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洵《乐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上余青州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明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孙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养才》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谏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木假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心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