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赵宣孟①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飧,自含而哺之。饿人再咽而能视。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敌,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与汝。”乃复为之革食,以脯二束与钱百,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见宣孟之面曰:“吁,固是君耶!请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为谁?”反走,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谓德惠也。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活其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利出者福反,怨往者祸来,刑于内者应于外,不可不慎也。此《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君胡可不务爱士乎!
《说苑·复恩》
注:赵宣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大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
B. 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
C. 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
D. 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而粮绝”与“枯松倒挂倚绝壁”(《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
B. 君子,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道德的人,文中“故惠君子”中的“君子”指的是前者。
C. “夫德一人活其身”与“德不处其厚”(《谏太宗十思书》)两句中的“德”含义相同。
D. “胡可不务爱士”与“百姓皆以王为爱”(《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爱”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子辛勤劳苦,不求君王赏赐;君王执政施恩,不求臣民图报,因此《周易》中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居,这样的人淳厚到了极点。
B. 晋国围困秦缪公,以前吃马肉的人拼死报答秦缪公给予的恩惠,秦缪公终于解除危机战胜晋军,并擒获晋惠公,这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的福佑回报。
C. 晋灵公派武士追杀赵盾,因为赵盾曾经不仅给武士喂饭,还满足了他献给母亲食物的请求,武士就为报恩返回去拼杀而死,赵盾因此得以活命。
D. 恩惠不论大小,付出利益的人会得到福佑回报,给人怨恨的人会招来灾祸,形成在内心的就会反映在外表,这一点在《尚书》中有相似的阐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孟与之壶飧,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
(2)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
14. 文中“杀马者皆惭而去”,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 D
11. C A.断绝;/没有出路的 。句意:归途中断了干粮/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B.正确。C.“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夫德一人活其身”的“德”指“给予恩德”;“德不处其厚”的“德”意为“道德”。句意:给一个人恩惠就能救活自己性命/道德不能保持敦厚。D.爱惜;/吝啬。句意:国君怎么可以不务求爱惜士人呢?/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
12. C “还满足了他献给母亲食物的请求”错误,武士没有提出请求,是赵盾主动提供食物给武士的母亲。
13. (1)赵盾给他一壶食物,两块弯曲的肉脯,那人拜了两拜,叩头接受了食物,不敢吃。
(2)怎么能够不树立美德并消除怨恨,努力为人们谋利益呢!
14. ①秦穆公见他们杀其马食肉,不予追究。②穆公还说食马肉不饮酒会死,依次赏酒给他们喝。
参考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施行恩德的人以不让人感恩为贵重,接受恩惠的人以必定报答为高尚。所以臣子辛勤劳苦为君王,而不是为了求得君王的赏赐;君王执政施恩来治理臣民,没有什么人要感恩。所以《周易》上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居,这种人淳厚到了极点。”秦穆公曾经外出,他的骏马走失了,他亲自前去寻找它,发现有人已经杀死他的骏马,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骏马啊!”那些人都吓得站了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肉不饮酒的人会丧命。”马上依次赏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感到羞惭而离去。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并围因了他。以前吃马肉的那些人在一起相互说:“可以拼死报答吃马肉得酒的恩惠了。”于是他们冲溃了晋军的围困,秦穆公终于能够解除危难战胜晋军,擒获晋惠公后回师。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回报啊! 赵盾将要上绛城去,在路上看见桑荫下躺着一个饿得不能动弹的人。赵盾让车子停住,下车给那人吃饭,自己用口含着饭喂他。那挨饿的人咽了几口饭,然后方能睁开眼睛看。赵盾问他:“你为什么饥饿成这个样子?”那人回答说:“我往绛城去求仕,归途中断了干粮,羞于向人乞讨,又厌恶自己去找东西吃,因此到了这种地步。”赵盾给他一壶水泡饭和两块弯曲的干肉,那人拜了两拜,叩头接受了食物,却不敢再吃。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那人回答说:“刚才吃的东西味道很美,我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想要带回去献给她。”赵盾说:“你就吃了这些吧,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给那人装了一篮饭食,还给了两小捆干肉和一百钱,然后离开前去绛城。过了三年,晋灵公想要杀死赵盾,在房中安排埋伏了武士,然后召见赵盾并与他饮酒。赵盾知道了这个阴谋,饮酒到中途时借敌外出。晋灵公命房中武士立即追杀他。有一个武士追得很快,首先赶上赵盾,看见赵盾的面容,说:“啊,原来是您啊!请让我为您返回去战死。”赵盾问道:“你是谁,叫什么名字?”那武士边往回跑边回答说:“要知道名字干什么?我就是桑荫下躺着的那个人。”转回去就拼杀而死,赵盾因此能够活命。这就是所说的施德得惠啊!因此施惠给君子,君子会感念恩德,为你带来福佑;施恩惠给小人,小人能为你尽他的力量。给一个人恩惠就能救活自己性命,何况施恩惠给万民呢?所以说恩惠不论大小,怨恨也无论大小。怎么能够不积德并消除怨恨,努力为人们谋利益呢?付出利益的就会有幸福回报,给人怨恨的会招来灾祸,形成在内心的就会反应在外表,不能不谨慎啊。这就是《尚书》止所说的“恩惠不论大小”的道理吧。《诗经》说:“英勇矫健的武士,是王公侯爷们的屏障。”“有众多威严整齐的士人,文王的国家就因此安宁。”国君怎么可以不务求爱惜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