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0.D
11.C(“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中的“文章”指法令制度。)
12.C(“感到困惑”错误。“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疑”为“怀疑”,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预料到)大王您可能不会采用”。)
13.(1)现在您庄重地(严肃)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赶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想改天再听您的教诲。
(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庭:在朝廷上;异日:改日,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愿以异日”上,该句为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内容,如“希望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希望改天再说”,意思相近即可)
(2)于是就废却文治,使用武力,用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厚:用优厚的待遇;缀甲厉兵:缝制铠甲,磨砺兵器;效胜:取得胜利;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乃废文任武”,意思为废除文治,使用(任用)武力,意思相近即可)
14. ①极力夸赞秦国(指出“称帝而治”是完全可以做到),以此打动秦惠王;②从历史角度出发,着力证明诸侯争霸非战不可;③批评如今的国君继位者,试图用激将法使秦惠王接受他的意见。(得分点:夸赞秦国国力,列举通过战争称霸天下的例子,斥责当今诸侯各1分,顺序正确,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苏秦起先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富饶之地,北面有可用的胡貉和代马,南面有可作屏障的巫山、黔中,东面有牢固的崤山、函谷关。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有万辆战车,有百万武士,有千里沃野,积蓄丰厚,地理形势优良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雄霸天下的强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统治天下。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请允许我奏明这样做的成效。”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庄重地从老远跑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希望改天再听您的教诲。”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善于作战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各国派遣使者,车辆往来,奔驰于道,商谈结盟,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从有的连横,没有把武器甲胄储藏起来。穿着华丽的文士能言善辩,战争却难以止息。愈是玩弄繁缛文辞,天下就愈难治理好。说的人把舌头说破,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说)躬行仁义,恪守诺言,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想空坐着就获取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安坐而获利,势必不可能,所以用战争来续成大业。如果地域广阔,两军就可以相互进攻;如果地势狭促,就要杖戟相交,展开白刃战,然后方能建立大功。现在要想并吞天下,凌驾于大国之上,使敌国屈服,控制海内,统治百姓,让诸侯称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道理,个个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这样看来,大王您原本就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苏秦游说秦王,一连十多次上表奏章,但他的建议始终都没能得到采纳。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了,带的百斤黄金也花光了,钱财都用完了,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洛阳老家。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担着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脸色黄黑,神色很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