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越王勾践使廉稽献民于楚王。楚王使者曰:“越,夷狄之国也,臣请欺其使者。”楚王曰:“越王贤人也,其使者亦贤,子其慎之。”使者出,见廉稽曰:“冠则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廉稽曰:“夫越亦周之列封也,不得处于大国,而处江海之波,与魭鳣鱼鳖为伍,文身剪发而后处焉。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越,亦将劓墨文身剪发而后得以俗见,可乎?”楚王闻之,披衣出谢。
(节选自《韩诗外传》)
材料二:
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明日,乃还告郭恂。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
(节选自《太平御览·奉使部二)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会天A大风B超令十人C持鼓藏D虏舍后E馀人悉F持弓弩G夹门H而伏。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中表示祈使,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用法相同。
B.备,文中指齐全、周到,与《劝学》中“圣心备焉”的“备”意思不同。
C.状,文中指景象,与《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状”意思相同。
D.废,文中指舍弃、停止,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派廉稽回楚王表示臣服之意,而楚王的使者却请求欺侮他,越王认为越王和其使者都是贤能的人,这样做不合适
B.部善王广对班超一行人态度发生了转变,班超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与匈效使者的到来有关.后来通过侍胡证实了这一推测。
C.确定匈奴使者已到都善之后,班超立即召集部属前米喝酒,并趁机激怒他们,让他们思意跟自己一起深入虎穴,殊死一战.
D.部属们主张与从事郭恂商量实龚匈奴一亦、班超认为事不宜迟,且郭恂只是—介文吏,告诉他之后计划则会被泄露。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者出,见廉稽曰:“冠则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4分)
(2)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4分)
14.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往往能够发挥关键作用,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廉稽和班超在外交才能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5分)
答案:
10.B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C(C项,“意思相同”错误,文中的“状”指情况,“予观夫巴陵胜状”的“状”指景象。)
12.A(A项,“这样做不合适”错误,由材料一“荆王曰:‘越王,贤人也,其使者亦贤,子其慎之!’”可知,楚王只是让使者谨慎,而非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13.(1)使者出来,见到廉稽说:“戴帽子那么就能按照礼俗相见,不戴帽子就不能见到楚王。”(“冠”“以”“俗”各1分,句意1分)
(2)只有趁夜晚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非常惊恐,我们便可全部消灭他们。(“独”“因”“殄尽”各1分,句意1分)
14.①临危不惧(处变不惊);②能言善辩(强于辞令);③善于洞察人心、把握局势。(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满分)
【解析】①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廉稽:在出使楚国的过程中,面对楚国大臣的有意刁难和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廉稽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容应对,成功化解了危机,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班超:初到西域时,鄯善国因匈奴使者的到来而对汉朝使团态度转变,班超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判断出形势,当机立断,率领部下夜袭匈奴营地,以少胜多,成功扭转了局面。
②能言善辩(强于辞令)。
廉稽:面对楚国大臣对越国使者的刁难和戏弄,他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当楚国大臣以楚国的礼仪要求他戴帽才能拜见楚王时,廉稽义正词严地指出,越国虽地处偏远,但也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与楚国地位平等。如果楚国要求越国使者遵循楚国礼仪,那么楚国使者到越国也应按照越国的习俗剪发文身,一番话让楚王也为之折服,不仅亲自出宫迎接,还向廉稽道歉,维护了越国的尊严和自己作为使者的尊严。
班超:面对鄯善国王态度的转变,他冷静分析局势,巧言试探出匈奴使者的到来;之后又用语言激怒下属,以激发下属们的求生欲和求胜欲,让他们能够鼓起勇气,跟随自己采取行动,以摆脱困境,争取立功的机会,维护了汉朝的尊严和使团的威严。
③善于洞察人心、把握局势。
廉稽:他能够准确地洞察到楚国大臣的意图,明白对方是想通过刁难自己来彰显楚国的威仪。同时,他也深知外交礼仪和国家地位的重要性,所以能够抓住这一点进行有力的反驳,让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班超:班超从鄯善王态度的细微变化中察觉到匈奴使者的到来,当机立断,夜袭匈奴营地,以少胜多,稳定了鄯善国对汉朝的态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越王勾践派廉稽向楚王表示臣服之意。楚王的使者说:“越国,是蛮夷国家,我请求欺侮它的使者。”楚王说:“越王,是贤能的人,他的使者也是贤能的人,你千万要谨慎!”使者出来,见到廉稽说:“戴帽子那么就能按照礼俗相见,不戴帽子就不能见到楚王。”廉稽说:“越国,也是周王朝赐封的诸侯国。不能够处在大国之列,却位于江海的边上,和鱿鳢鱼鳖一起,纹身断发,而后立足。今天来到上国,一定说:‘戴帽子就能以礼俗相见,不戴帽子就不能见到楚王。’像这样,那么上国使者到越国,也将要割鼻、刺青、文身、断发,然后才能够按照礼俗相见,可以吗?”楚王听说了他的话,披着衣服出来道歉。
材料二:
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起用班超做假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攻击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斩了敌人很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班超很有才能,派遣他和从事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都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了他,很恭敬而有礼貌,后来忽然变得冷淡了。于是叫来侍候的胡人,欺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侍者非常害怕,就吐露了全部情况。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三十六人都召集起来,同他们一起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来求得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部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急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现在的计策,只有趁夜晚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非常惊恐,我们便可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我们便大功告成,事情就成功了。”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发怒说:“是吉是凶,取决于今日,从事是庸俗的文官,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害怕。而机密泄露,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初更时分,班超便率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营地。这时,正刮着大风。班超叫十个人拿着鼓躲在匈奴使者驻地后边,其余的人都拿着弓箭武器,埋伏在匈奴使者驻地的门前两边。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喧哗,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还砍下了匈奴使者的随从三十多人的脑袋,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烧死。
第二天,就回去把情况告知郭恂。班超便叫来部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部善国举国震惊。班超便把这个事公开,并加以抚慰,于是部善王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回来后把这件事禀报窦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