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舜钦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苏舜钦
①予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崭然特起,霞云彩翠,浮动于沧波之中。予时据阑竦首,精爽下坠,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自尔平居,缅然思于一到,惑于险说,卒未果行,   常若有物膈塞于胸中。
②是岁十月,遂浮轻舟,出横金口。观其洪川荡涌,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水程溯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逾日乃至。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即岸,步自松间。出数里,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
③予观震泽受三江,吞啮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以树桑桅甘柚为常产。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间于岩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其视舒舒,其行于于,岂上世之遗民者邪!予生平病闭郁塞,至此喝然破散无复余矣。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飞出于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选自《苏舜钦集》,有删节)
注释:①震泽:太湖的别称。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而                      B.然                      C.且               D.则
22.简析第①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具体词语,分析第②段景物描写的特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语言清新雄健,文风大气开朗。
B.本文物象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C.文章的景物描写清新秀美,引人遐想。
D.全文写景抒情相结合,山水情韵悠远。
25.结尾作者说“吁其快哉”,概述其“快哉”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 (1分)D
22.(2分)第一段先写遥望洞庭美景却不得游的失落、郁塞之情,引出游玩的对象,为后文的登洞庭山游玩制造缘由,引起读者兴趣。
23.(3分)第二段中,作者用“遂浮轻舟”的“遂”就表达自己夙愿得尝的满足心情,用“轻”字表达了心情的轻松愉快。又通过“洪”“万”“极”等范围广程度深的词语表达自己对所见景象惊奇与赞美。用“不类他水”,表达内心对眼前美景的独特喜爱之情。
24.(3分)B
25.(4分)作者“快哉”的原因可以概述为一下几点:想要游览洞庭山的夙愿得以实现;为洞庭山上优美的风景所陶醉;为当地百姓民俗真朴、物产丰饶而欣慰;与僧人宴坐,得以超脱旷远,远离俗世,获得精神自由而喜悦(为自己抑郁的心情在此终于得到解脱而舒畅也可)。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实与梁上君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之《骂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世家·郑》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讳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劭《人物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万里《诚斋集》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炎《竹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圣叹《快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杂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重修望海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阅读练习及答案
《乌脚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舜钦《哀穆先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