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有司不能制。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基议筑庆元诸城以逼贼,国珍气沮。及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国珍,基言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国珍惧,厚赂基。基不受。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遂诏抚国珍,授以官,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方氏遂愈横。亡何,山寇蜂起,行省复辟基剿捕。经略使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基遂弃官还青田。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日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太租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帝幸汴粱,基与左丞相(李)善长居守。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B.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C.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D.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行省,元代在京师附近地区外,普遍分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辟,与“征”同为汉代擢用人才的制度,官府征召称为“征”,皇帝征召称为“辟”。
C.经略使,即经略安抚使,唐朝始设,元时也作宣慰使、宣抚使,为“路”的行政长官。
D.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基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刘基在为官初期就已有了清廉正直的声望,在检举失职的御史被台臣阻挠后,又再次上书弹劾该御史。
B.刘基嫉恶如仇,力主剿匪。刘基在担任元帅府都事的时候,极力主张剿灭匪患,诛杀匪首方氏兄弟,却被用事者斥责而拘禁管束。
C.刘基博览群书,足智多谋。刘基精于象纬之学,为朱元璋制订了统一天下战略方针,被朱元璋任为心腹,将其比作汉代谋臣张良。
D.刘基整肃纪纲,执法严明。太祖即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为严肃纪纲,下令御史检举弹劾无所回避,将违法者上奏皇太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4分)
(2)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暖之,请缓其狱。(4分)
14.请简述方国珍两次行贿的效果并简析原因。(3分)
答案:
(一)(20分)
10.(3分)D
11.(3分)B(皇帝征召称为“征”,官府征召称为“辟”。)
12.(3分)A(“又再次上书弹劾该御史”错,“投劾”意为“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13.⑴(4分)太祖多次写信给居家的他咨询军国大事,刘基逐条对答都切中实情。(注意“数”“即”“条”“机宜”的翻译。)
⑵(4分)中书省都事李彬由于贪污放纵受到惩处,李善长平时和李彬关系密切,请求延缓他的案件。(注意“坐”“抵罪”“暱”“狱”的翻译。)
14.(3分)效果:行贿刘基,遭到拒绝;(1分)行贿用事者,被授以官职。(1分)原因:刘基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用事者贪婪,不讲原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