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陈宓,字师复,丞相俊卿之子。少尝及登朱熹之门,熹器异之。嘉定七年,入监奏院,时无敢慷慨言者,宓上封事言:“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一人蔬食而嫔御不废于击鲜,边事方殷而桩积反资于妄用,此宫闱仪刑有未正也。大臣所用非亲即故,执政择易制之人,台谏用慎默之士,都司枢掾,无非亲昵,贪吏靡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此朝廷权柄有所分也。钞盐变易,楮币秤提,安边所创立,固执己见,动失人心,败军之将躐跻殿岩,庸鄙之夫久尹京兆,宿将有守成之功,以小过而贬,三牙无汗马之劳,托公勤而擢,此政令刑赏多所舛逆也。若能交饬内外,一正纪纲,天且不雨,臣请伏面谩之罪。”奏入,丞相史弥远不乐,而中宫庆寿,三牙献遗,至是为之罢却。寻迁军器监簿。九年,宓遂请罢,归。在告日,擢太府丞,不拜,出知南康军。诣史弥远别,弥远曰:“子言甚切当,第愚昧不能行,殊有愧耳。”至官,岁大侵,奏蠲其赋十之九。会流民群集,宓就役之,筑江堤,而给其食。时造白鹿洞,与诸生讨论。改知南剑州。时大旱疫,蠲逋赋十数万,且弛新输三之一,躬率僚吏持钱粟药饵户给之。知漳州,未行,闻宁宗崩,呜咽累日。亡何,请致仕。宝庆二年,提点广东刑狱,章复三上,迄不就。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宓拜祠命而辞职名。卒,进职一等致仕。三学诸生以起宓为请,而没已阅月矣。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后数年,闻关外不靖,以书抵焴曰:“蜀口去关外虽远,实如一身。近事可寒心,皆士大夫之罪,岂非贿道不绝之故耶?”焴服其言。
(节选自《宋史·陈宓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
B.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
C.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
D.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奏陈秘密事项,防止泄漏,装入黑色口袋,贴上双重封条呈进。
B.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谏议大夫等为谏官。
C.楮币,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纸币。
D.致仕,古代官员因为年龄大、身患疾病辞官归家,或者不称职、犯错主动辞去官职统称“致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宓出身官宦之家,是当时丞相陈俊卿的儿子,年轻时候曾经跟随朱熹学习,并深得朱熹欣赏。
B.陈宓直言敢谏,任职进奏院时,当时朝廷已经没有人愿意情绪激昂地表达意见,他却上书直言。
C.陈宓为政有方,在南康军任上,以荒年减免百姓赋税、给游荡聚集者劳役惩罚等措施有效治理。
D.陈宓忠心朝廷,宁宗驾崩,他痛哭了多日;边境动荡,他深表忧心,认为是官员讨好金人导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庸鄙之夫久尹京兆,宿将有守成之功,以小过而贬。
(2)子言甚切当,第愚昧不能行,殊有愧耳。
14.陈宓在进奏院任时上书言事,主要指出了哪些弊端?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C。
11.D。不称职、犯错主动辞去官职不能称为致仕。
12.C。“给游荡聚集者劳役惩罚”错,是让流离聚集者通过修江堤获得饮食救济。
13.(1)庸常浅陋的人长期担任京兆尹之职,有戍守边关功劳的老将,因为微小的过错被贬职。(4分)
(2)你的话很正确,只是(我)愚昧不能采纳施行,特别感到惭愧而已。(4分)
14.①宫廷用度没有节制;②大臣任人唯亲;③朝廷赏罚混乱。(每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陈宓,字师复,是丞相陈俊卿的儿子。少年时曾经到朱熹门下学习,朱熹很器重他,嘉定七年,入京任职进奏院。当时没有敢于慷慨陈词的人,陈宓呈上密封的奏章说:“宫中设宴聚饮有时不讲法度,不合时令的赏赐为数众多,一人的饭菜然而侍妾却不停地宰杀活物,边事频频而国库反而被乱用,这是宫廷的礼仪规章不正啊。大臣所任用之人不是亲属就是朋友,执政选择易于管控之人,谏官任用谨慎沉默之人,无论是都司还是枢密院的属官,无不是亲近之人,贪官污吏没有不得志的,廉洁之士动辄遭受责怪,这是朝廷的权力不够集中啊。钞盐法的变更,楮币权衡,安边之策的创立,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失去人心,打了败仗的将领却越级上升成统帅,庸常浅陋的人长期担任京兆尹之职,有戍守边关功劳的老将,因为微小的过错被贬职,三丫没有战功,依托祖先的勤勉得到提升,这是政令中惩罚奖赏多有悖逆啊。如果能够整顿内外,匡正法度,天不下雨,我请求受当面欺蒙之罪,奏章入朝,丞相史弥远不高兴,而中宫正在庆寿,三丫奉赠财物,至此因此取消,不久升任军器监簿。九年,陈宓请求罢官,归家。在请告之日,被提升为大府丞,他没接受任命,后外调出任掌管南康军,到史弥远那里告别,弥远说:“你的话很正确,只是(我)愚昧不能采纳施行,特别感到惭愧而已。”到了任上,粮食严重数收,奏请免除十分之九的赋税,恰逢流亡之人聚集,陈宓安排他们差事,让他们修筑江堤,然后供给他们食物,当时造访白鹿洞,与学生研讨辩论,改任南剑州知州。当时遭受大早瘟疫,免除未交的赋税十余万,并且缓交三分之一新的捐税,亲自率领幕僚拿着钱粮药物逐户送达,出任漳州知州,未及成行,听闻宁宗驾崩,痛哭多日,不久,请求退休。宝庆二年,任命为广东刑狱提点,奏章又多次呈上,始终没有就职。任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宓接受祠禄之官的任命而辞去职衔。最终,进升官职一等退休。三学诸生请求起用陈宓,而陈已殁一个月了。当初,陈宓在朝廷的时候,寺丞丁焴前往出使金国,陈宓感叹道:“世仇未报,凭什么交好呢?”饯别诗中有“百年中国岂无人”的诗句。后多年,听说关外不安宁,写书信给丁焴说:“四川距离关外虽然遥远,实如一体。近来诸事让人心寒,都是士大夫的罪过,难道不是贿赂之道没有断绝的缘故吗?”丁焴对他的话表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