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祭杜子美文》《游大观亭故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椿
(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0-23 题。(13分)
祭杜子美文
[明]朱椿
①先生距今之世数百余年,而成都草堂之名,至今日而犹传。予尝纵观乎万里桥之西,浣花溪之边,寻草堂之故址,黯衰草兮寒烟,是以不能无所感也。于是命工构堂,辟地一廛,匾旧名于其上,庶几过者仰慕乎先贤。
②然人之所传者,先生之遗编也,而予之所羡者,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虽其出巫峡,下湘川,固不恋恋于此,而先生之精神,犹水之在地,无所往而不在焉。
③爰矢词于翰墨,写予心之悁悁。临风酾酒,尚其来旃。
游大观亭故址记
[清] 吴汝纶
①余幼即知大观亭为皖城名胜之区,长而闻名贤登是亭者多吊余忠宣之墓,又意亭之所以名附余公而名也,独恨未得一睹其胜。今年应试皖城,始从方先生存之游其地。四山回旋,长江接天,览其风景,慨然想见当时之盛。而亭址废为军垒,思求胜迹,荡然尽矣。惟余公之墓,为前中丞彭公重修,丰碑高冢,一如囊昔。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
②夫亭之废久矣!今日之游,非震于其昔日之名耶? 然求其胜迹,已无一存,更阅异时,谁复知有是亭者!若余公之墓,则虽无彭公之修治,吾知千百年后,必有凭其墟而吊者矣。而中丞理墓时,曾不及是亭。意者园林台榭之盛,固不如忠义之气之感人深欤?抑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耶? 然则非有不朽之实,虽盛名震耀,未有不终归混灭者也,独是亭也欤!(有删节)
20.甲乙两文都谈及“湮没”和“留存”的话题。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3分)
文本话题
湮没
留存
甲文
先生之人
草堂之名
草堂之址
先生之诗和 (1)
 
乙文
墓地
园林台榭
(2)
(3)
不朽之实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交代原因。
B.“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乃”是“才”的意思,表示时间晚、历时长。
C.“则虽无彭公之修治”:“虽”是“即使”的意思,推进了深一层的思考。
D.“独是亭也欤”:“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
22.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及作用。(4 分)
23.甲乙两文都围绕“存废”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4 分)
 
 
 
答案:
(五)(13分)
20.(3分)(1)先生的(爱国)精神 (2)忠义之气(3)依附他物获取的声名
21.(2分)D
22.(4分)答案示例:甲乙两文画线句所写景物一则衰飒,一则壮阔,都与作者情感表达有关。甲文画线句以“衰草”“寒烟”写出故址的萧索荒凉,令人感伤,引发了作者对先贤故居已然不存的感慨,为后文重筑草堂的举措铺垫。乙文画线句通过写群山、长江、高天等壮阔之景,气象恢宏,引发对昔日大观亭盛况的悬想,在亭废墓存的对比中引出下文议论。
评分说明:1处景物的分析2分,其中特点1分,作用1分
23.(4分)答案示例:甲文作为一篇祭文,由感慨先贤故居的名传实衰而生发议论,议论中饱含情感,充分表达了对杜甫的追悼和崇敬之情。乙文的议论则层次丰富,逐层深入。作者先就亭废墓存的现象展开思考,认为“园林台榭之盛”比不上“忠义之气之感人深”,进一步得出“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的观点,强调“不朽之实”的价值。由特殊到一般,有助于呈现作者在自我追问中对名实问题的认识过程。
评分说明:特点各1分,分析各1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祭杜子美文》《游大观亭故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广恩《董三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信陵君杀晋鄙》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三·窦建德谓其群下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承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李承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唐书·潘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蒙未及受封而疾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君道·齐景公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诗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晋书·李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太平广记·定婚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诸葛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月夜游宝石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郑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帝入东竹殿,命人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五代史·朱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夏,四月,丁酉,王嘉为丞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舜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帝与辅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荐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策三·楚王死,太子在齐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陆龟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