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阳虎为乱于鲁》阅读练习及答案
淮南子
八、课外阅读
阳虎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圉三匝,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门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返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注释]①阳虎:人名,春秋鲁国人,字货,也叫阳货,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事奉季平子。平子死后,阳虎专权。后来阳虎发动叛乱,事败后出奔齐国。②伯颐:伯,同“迫”,逼近。颐,面颊、腮帮子。“举剑而迫颐”:是说举剑准备自刎。③天下探之不穷:意思是天下大得很,哪里不能躲藏。④赴围:冲出包围。⑤顾反:回头折返。⑥推:刺。⑦攘祛薄腋:意思是从袖口捅进膈肢窝。⑧反:反叛。⑨蒙:冒着。⑩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11.解释下面加点词。
(1)门者止之曰          (2)出之者怨之曰
1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          博学而笃志
B.以戈推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而乃反伤我          今乃掉尾而斗
D.问所出之门          求闻之若此
13.翻译下面句子。
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
14.阳虎刺伤门者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见阳虎的什么特点?
15.通读选文可知,文段写“阳虎为乱于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
11.(1)阻止   (2)埋怨,抱怨
12.C
13.认为受伤的人(一定是跟阳虎搏斗的)授以重赏,没有受伤的人(一定是放走阳虎的)处以重罚。
14.鲁君有“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的命令,为了保护门者不被牵连。(大意对即可)由此可见阳虎有智勇,讲义气。(大意对即可)
15.伤害反而是为了保护(害之而反利之)(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阳虎在鲁国作乱,鲁国君命令手下人关闭城门搜捕阳虎,宣布凡抓获阳虎者有重赏,放走阳虎者要处罚。追捕者将阳虎层层包围起来,阳虎只得举剑准备自刎,这时有位守门人劝阻他说:“天下大得很,可以逃生,何以自杀?我将放你出城去。”于是阳虎得以冲出重围,在后面的追兵紧追不舍的情况下,阳虎挥舞宝剑提着戈奔跑冲杀。那位守门人乘混乱之机放阳虎出了城门。阳虎出了城以后又折返回来,抓住那位守门人,举戈刺他,戈刺破袖子伤及腋部。这时守门人抱怨说:“我本来就和你非亲非友,为了救你我冒着被处死罪的风险,可你反而刺伤我。真是活该啊,会碰上这样的灾难。”鲁国国君听说阳虎逃出城,大怒,查问阳虎是从哪座城门逃脱的,并派主管官员拘捕有嫌疑的守门人。鲁国国君认定凡受伤的守门人是阻拦阳虎的,要重赏;而没有受伤的守门人可能是故意放走阳虎的,要重罚。(而在受伤领赏的守门人中,放走阳虎的那位守门人也在其中)这真可说伤害他反而使他得利。
 


相关文言文练习
《阳虎为乱于鲁》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尊贤》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说苑·尊贤》阅读练习及答案
《独以官贫》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文正浙西救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义田记》《梦溪笔谈·官政一·范文正荒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翟凤袁《冯少墟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温《张荆州画赞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继儒《陆宫保适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岱《快园道古小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北史·苏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练氏愿保全城性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日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贺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五代史·赵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文武官请封禅》阅读练习及答案
《艾子邻人卖犬》阅读练习及答案
《董永卖身》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纾《记超山梅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猩著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醉猩著屐》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淮南子·修务训》《论衡·儒增》《酉阳杂俎·贬误》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淮南子·修务训》《论衡·儒增》《酉阳杂俎·贬误》阅读练习及答案
《氾论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淮南子·汜论训》《荀子·王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淮南子·人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淮南子·人间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