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欧阳生文集序》《游榄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姚莹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 大概,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 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 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 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 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 一编之内,唯此尤兢 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 命也欤哉!
(节选自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
材料二:
何生告余曰:“此战场地!吾揽自明以来,未尝被兵。往岁十月,贼舰数十,忽登岸。是时贼方 得志于内河,河东西七郡皆扰,广州尤甚,乘锐陵吾乡地无营师一巡推治之至是不知所为。贼进至 山下一里矣,仓卒集乡人强者数百人,为三队拒之:前持刀桶,后张弓矢,最后斩木削竹以继。旦 日,水师至,贼乃退。是役也,贼死伤甚众,吾乡亡七人,伤十六人耳。以民素健,习武者众也。后  益修补,贼再至,不攻而去。方战时,吾与众登此山望,势甚汹汹。帕首①之众,数倍我师,观者 失色。事之解,幸也!七人者既死,乡人义之,群葬于此山之阳,祠以报。”余往观七人冢,信然。
嗟乎!天下承平久矣! 武事渐弛,人不知兵, 一旦有急,被难无足异。 粤中海盗已旧,顾大猖
獗至此,何欤?
(节选自姚莹《游榄山记》)
注:①帕首:额巾,此处指盗匪。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分, 涂 黑超过三处 不给 分。(3 分)                               
乘 锐 陵 A|  吾乡 [B 地 C 无 营 师 D    一 巡 推 回治 之 F      至 G     是 H    不知所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累,堆积、重复的意思,与《老子》中“起于累土”的“累”意思相同。
B. 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与“兢兢业业”中的“兢兢”意思相同。
C. 仓卒,指做事急急忙忙,时间不充足,侧重指没有准备,也作“仓促”。
D.  祠,这里活用作“建祠”,我国古代常通过建祠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的纪念。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材料一介绍了姚鼎古文写作之师承,高度赞扬了方望溪、刘大槲、姚范三位大儒的学问,并 评价姚鼐对学问的研究更加精深。
B.  虽然“桐城派”的作家都是桐城人,但是它的影响力遍布全国,人们都认为姚鼐是散文家的
正宗,要去他那里学习写作之道。
C.    榄乡这个地方从明朝以来,就没有遭受什么战事,去年十月份,敌人数十艘战舰忽然登岸,侵
扰各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D.    榄乡当地百姓学习武艺的人很多, 一 向以来身体都非常强健,后来对军事装备进行修缮补充,
迫使人数众多的敌人不敢进攻。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
(2)  武事渐弛,人不知兵, 一旦有急,被难无足异。
14. 桐城派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请指出材料二中这“三者”的具体内容。(3 分 )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BDF
11.A (“起于累土”中的“累”,同“蔂”,土筐。)
12.B (“桐城派”的作家并非都是桐城人,“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说明有其他地方的人。)
13.(1)一定要把义理作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依托之处,考据才有归附之地。(省略了介词“以”,与“为”连用,翻译为“把……作为”;质,本质;附,依托;归,归附(归属)。以上重点词语各 1 分,句意不通扣 1 分)
(2)武备(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渐渐废弛(松弛),百姓不知道战争,忽然有一天有了急难
(急事),蒙受灾难没有什么奇怪。(弛,废弛,松弛;兵,战争;急,形作名,急事,急难; 被,蒙受,遭受。以上重点词语各 1 分,句意不通扣 1 分)
14.①义理:赞扬百姓英勇抗敌,提醒朝廷提早防备。(写出一个方面即给 1 分)
②考据:何生详细告知榄乡的情况。
③辞章:文章平易清新,简明达意,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
【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写出 3 点给满分,总分 3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非常擅长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方望溪侍郎的古文,又受到刘大櫆君和自己伯父姚范君的传授。方、刘、姚三位君子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学问的研究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周永年为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向桐城靠拢,称为“桐城派”。
姚先生晚年主持钟山书院的讲座。在他弟子名册上有名的,上元县有管同、梅曾亮,桐城县有方东树、姚莹。这四个人,被称为姚先生的高门弟子。他们各自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和朋友,所到之处衣钵相传,没有断绝。
……
在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做学问崇尚渊博,繁琐称述,多方引证,为了考证校对一个字, 反复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极力排斥宋代各家的义理学说,认为宋代理学不值得继续存在,他们的文章杂乱而缺少根本的要点宗旨。唯独姚先生排除形形色色的理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一定要把义理作为根本, 然后文辞才有依托之处,考据才有归附之地。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与汉学家论争),传授了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理论。学说的衰亡兴盛,也各自有它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材料二:
何生告诉我说:“这里就是战场呀!我们榄乡从明朝以来,没有经过战事。去年十月,几十只盗 贼的船忽然登陆。这时盗贼正在内河横行,河东西两面的七郡都被骚扰,广州更厉害,他们乘了锐气压迫我乡,当地没有一营的兵,只有一个巡检管理着,到这时不知怎么做才好。盗贼推进到山脚一里路了,匆匆忙忙聚集了几百个强壮的乡人,分了三队抵敌:前面的执着刀和盾牌,后面的张着弓箭,最后的斩木削竹来跟进。到第二天,水师来了,盗贼才退去。这一次战斗,盗贼死伤很多, 我乡死了七人,伤了十六人罢了。因为民众素来强健,学习武艺的人众多。后来进一步修理补充军备,盗贼又来,不打便退去。在交战时,我和许多人登在这山上远望,气势很是凶猛。那些盗贼人数比我们多几倍,看的人都改变了脸色。事情能够解决,真是万幸呀!七个人已经死了,乡人认为他们勇义,把他们一同葬在山的南面,立个祠堂以做回报。我去看七人的坟,确实如此。
唉!天下太平好久了!武备(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渐渐废弛,百姓不知道战争,忽然有一天有了急难,蒙受灾难(遭难)没有什么奇怪。广东海盗原来有的,不过猖獗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生文集序》《游榄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屈原列传》《屈原庙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乐轩〈樵歌〉序》《霞川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战奇略·罚战》《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阅读练习及答案
《龙川别志》《晏以王者爱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罗大经《山静日长》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罗大经《山静日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商君书·农战》《商君书·徕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滂传》《宋史·孙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旗亭画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语·阎没叔宽谏受贿》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坡志林·官职篇》《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宗羲《原君》《孟子·梁惠王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拟岘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大戴礼记·国不务大》《吕氏春秋·期贤》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文正荒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赵贞吉传》原文及翻译
《管子·重令》《吕氏春秋·离俗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今大道既隐》《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周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慎大览》《韩非子·五盘》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封禅书》《容斋随笔·汉唐封禅》阅读练习及答案
《汤海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姚莹《汤海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再与方植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