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淑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题闲情小品序
(明)华淑
①夫闲,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世俗之所避也。一吝焉而一避焉,所以能闲者绝少。仕宦能闲,可扑长安马头前数斛红尘;平等人闲,亦可了却樱桃篮内几番好梦盖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忙时有之,闲则无也;忙人有之,闲则无也。昔苏子瞻晚年遇异人呼之曰:“学士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夫待得梦醒时,已忙却一生矣。名墦利垄,可悲也夫!
②余今年栖友人山居,泉茗为朋,景况不恶。晨推窗,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以至山扉昼扃,而剥啄①每多闲侣;帖括②困人,而几案几多闲编;绣佛长斋,禅心释谛,而念多闲想,语多闲辞。闲中自计,尝欲挣闲地数武,构闲屋一椽,颜曰“十闲堂”,度此闲身。而卒以病废,亦以好闲不能致也。
③长夏草庐,随兴抽捡,得古人佳言韵事,复随意摘录,适意而止,聊以伴我闲日,命曰《闲情》。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然而庄语足以警世,旷语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淡言足以醒世。而世无有醒者,必曰此闲书不宜读而已。人之避闲也,如是哉!然而吾自成其非经、非史、非子、非集之闲书而已。
(注)①剥啄——象声词,这里指敲门声。②帖括——科举考试文体之名。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以B.而C.则D.盖
22.对第①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仕宦之人忙而难闲,追名逐利,沾染满身红尘。
B.平等人为生计奔波,小本买卖,寄托发财好梦。
C.世俗之人追名逐利,面上热情,胸中各不相容。
D.苏子瞻晚年方梦醒,忙却一生,名利俱成坟墓。
23.对第②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喜欢清闲而清闲是难得到的。
B.喜欢清闲而十闲堂没能建成。
C.喜欢清闲而做不到真正清闲。
D.喜欢清闲而没必要建十闲堂。
24.简析第③段中两处加点词语“自成”的表达效果。
25.有学者评价本文“情文兼胜”,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形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21.B
22.D
23.A
24.第一个“自成”,强调了《闲情》这本书的内容与众不同,有一种编成“闲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第二个“自成”,强调了世人“避闲”的不可理喻,包含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25.本文开篇议论,表达了对名利俱是虚无的体悟,有振聋发聩的效果;通过描写栖宿友人山居的景况,表达对清闲脱俗生活的热爱,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文末叙述自己在闲居中编纂《闲情》一书的目的在于警醒世人,流露出对世人忙于追名逐利不能自视和反省的无奈。语言凝练晓畅,整散结合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音律和节奏;铺陈的手法描写栖息友人山居的景况,有一种超然世外的闲逸。
【解析】
2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及句子成分结构,分析所填词的词性及大意;再根据平时积累的虚词的知识,与选项中所给词语进行分析比对,作出判断即可。本题要求选择“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
句意是:它是老天爷轻易舍不得给人的,也是世俗人都躲避的东西。“上帝之所吝惜”“世俗之所避也”陈述对象都是“闲”,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第①段方框处因填连词且表并列关系。“盖”用在句首,多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则”作连词,常表示承接,相当于“就”;表假设,相当于“若”、“如果”;表转折,相当于“却”;表并列时,多用在对举句中,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以”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文中是连接两个并列关系的句子,所以应选“而”。
故选B。
22.
本考查学生归纳文段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力分析综合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理解文言文语段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理解准确、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并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比对,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出“对第①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项,“苏子瞻晚年方梦醒”说法有误。原文语句是“昔苏子瞻晚年遇异人呼之曰:‘学士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大意是:从前,苏轼晚年遇到异人,喊他对他说:“大学士昔日的富贵,只不过一场春梦罢了”,所以这里不是说的苏轼醒悟了。
故选D。
2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并理解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然后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要求选择“对第②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翻译第②段划线句时注意:“好”,喜欢;“致”,求取、获得。结合前文语境作者想建闲屋一栋,用来安度闲身,却最终因为生病没有实现。所以此句大意是:也因此证明喜欢清闲但却很难获得。
故选A。
24.
本题考查分析重要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翻译词语所在语段,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然后分析词语的表现手法(贬词褒用、运用修辞等),或所写对象的特点;最后结合内容,体会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③段第一个“自成”的语境,是写作者于长长夏日的草庐生涯中,随意翻阅,从书中获得一些古人的好言语及有趣的事,又随意摘录,随意而止,用来打发清闲时光,为这些摘录的东西取名《闲情》。此书并不是经、史、子、集,自成一种闲书。此处“自成”是说《闲情》一书有独有的内容、风格,字间洋溢着作者的成就感和自豪的心情。第③段第二个“自成”的语境,是写现实中的人没有清醒的,肯定会说这种闲书是读不得的。人的避“闲”行为就是这样啊!然而,作者还是弄出了这非经、非史、非子、非集的闲书。此处“自成”,结合“然而”一词分析,是说自己与“避闲”的世人志趣不同,自己坚持自己的人生志趣,用“自成”传达出一种坚定。
25.
本题考查赏析评价文章的风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干所给评价的含义;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手法等,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评价的特点的;最后整理概括,组织语言作答。
题干中的“情文兼胜”指文章所表现的情感态度、遣词用句、所用手法都很美妙。从内容主旨来看,本文分三段,开篇紧扣“闲”字,以议论表明自己的人生体悟和志趣。开门见山、简洁干脆;然后“今年栖友人山居”的清闲生活;最后写编纂《闲情小品》以警示世人的追名逐利之心。此文写作者想建“十闲堂”,风清月朗,闲趣萦绕,寂寂度此闲身。其向往闲散的愿望不可谓不真切了。闲居之余,偏要编纂《闲情小品》,作者以为小品“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试图以此“警世”“空世”“玩世”“醒世”,可谓沙里淘金,用心良苦。所以无论是作者的内心追求,还是写作目的,都足见此文情志之美。从遣词用句来看,“夫闲,清福也”“名墦利垄,可悲也夫”等,可以看出其用语精炼;“忙时有之,闲则无也;忙人有之,闲则无也”“红雨乱飞,闲花笑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等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音韵流畅,错落有致。从手法来看,第二自然段描述“今年栖友人山居”的情景,采用铺陈的手法,一气呵成,突出其超然、洒脱的心境。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闲,是一种清福,它是老天爷轻易舍不得给人的,也是世俗人都躲避的东西。一方舍不得给而另一方又不想要,所以能闲下来的人绝对极少。达官贵人有权有钱的人能闲吗?虽然可以拍去身上在官场的车前马后沾惹的许多灰尘(但你没有权势了);平常老百姓能闲?也可了却整天守着小摊位尽做挣钱的梦(但你没钱吃饭了)。所以人们都是面上热情,胸中各不相容。忙的时间总有,闲的时间则没有;忙人总有,闲人则没有。从前,苏轼晚年遇到异人,喊他对他说:“大学士昔日的富贵,只不过一场春梦罢了。”确实等到梦醒时,已经白忙碌一生了。名和利只不过是坟墓而已,可悲呀!
我今年在朋友那里的山中居住,一直与泉水沏的茶做朋友,过的还算不错。早晨推开窗户:花瓣像红雨乱飞,那是闲花在笑;绿树像音乐有声,那是闲鸟在啼;烟云随风消逝,那是闲云在游荡;水草清晰可数,那是闲池平静;风柔帘不动,林空月相印,那是闲庭安静。以至于山屋的柴门白天关闭,而敲门的多为闲僧侣;科考复习材料困扰人,而这里的几案上都是与那无关的闲书;在佛像前持斋念佛,而心中多是闲想,嘴上念的多是闲辞。在这闲居期间私下计划,曾想弄一块闲地,建闲屋一栋,题名“十闲堂”,用来安度闲身。而最终因为生病没有实现,也证明好闲得不到的。
长长夏日的草庐生涯中,随意翻阅,从书中获得一些古人的好言语及有趣的事,又随意摘录,随意而止,用来伴我打发闲时光,为这些摘录的东西取名《闲情》。并非经、史、子、集,自成一种闲书罢了。然而,庄重的文字足以警示世人,虚幻的文字足以让人看空世界,寓言足以玩弄世界,平淡的文字足以提醒世人。而现实中的人没有清醒的,肯定会说这种闲书是读不得的。人的避“闲”行为就是这样啊!然而,我还是弄出了这非经、非史、非子、非集的闲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