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芋老人传
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腹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②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③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国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穷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至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展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顾他日得志,廉干如占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搅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①,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岂独一箸间哉!”
④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注】①迎款:迎降归服。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因为,由于)(2)谓老人与相国有旧(老交情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B )
A.未成年的男子 B.未考中秀才的读书人 C.儿童 D.未成婚的男子
(2)以污贿不饬罢(A )
A.守规矩 B.整顿 C.恭敬 D.旧指上级命令下级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老人的话还没讲完,宰相就慌忙吃惊地向老人告罪说:“您老人家真是懂得高深事理的人啊!”就赏赐许多财物并送他们回去。这件事之后,芋老人的名声就显扬了。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19.赏析文章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描写书生在饥饿时饱食芋老人之芋,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是入情入理的致谢语,然而这句话又是第二段写他为相国后再次食芋之伏笔。介绍老人“略知书”,为下文老人针对社会现象议论做铺垫。
20.第③段中老人如何回答相国提出的“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这一问题的?(5分)
先直接回答原因“时、位之移人也”。
然后分析相国未第时在农舍中避雨,饥不择食,觉得芋非常香甜,是很自然的事情;当他为相国后,“堂有炼珍,朝分尚食”,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也就觉得芋不如“向者之香而甘”了。
接着举出了四种丑恶现象: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及为吏而背其所学,做官的一旦发生事变竟连祖宗、国家、身名、君恩都不顾了。这不是补充事例,而是作进一步地开拓、深化。
最后说:“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这样,就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讲一个生活常理扩展为讽喻社会现实了使人容易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