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封建①论(节选)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②,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注)①封建:指封国土、建诸侯。②狉狉,野兽成群走动的样子。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克自奉自卫 克:能够
B.必求其嗣而奉之 嗣:后代、子孙
C.然而降于夷王 降:下传
D.则周之败端 端:发端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以直而不改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余以为周之丧久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国殄于后封之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倾向于认为人类社会是有原始阶段的,他认为封建制的产生和建立,不是出于古代圣人的本意,而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
B.柳宗元所说的圣人,就是儒家所尊崇的孔子那样的圣人。他说的“古圣王”,是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君王。
C.柳宗元有敏锐的政治观,揭去笼罩在古今圣王头上大公无私的光环,还原他们以私情私利建立封建专制制度的真相。
D.本文论述缜密,由因及果,由表及里,思辨性强,分析了诸侯各霸一方,势力日益强大的过程,也揭示了周王朝覆亡的原因。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答案:
14.D
15.D
16.B
17.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18.(1)他们不是不想把它废除,而是形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就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
(2)这岂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造成的过失吗?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则周之败端”的“端”是“根源”的意思。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前者,连词,表假设,如果;后者,连词,而且。
B. 前者,句尾语气词,相当于“了”;后者,兼词,“于此”,在那里。
C. 前者,主谓之间,取独,不译;后者,提宾标志。
D. 都是介词,表被动,翻译成“被”。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柳宗元所说的圣人,就是儒家所尊崇的孔子那样的圣人”错。柳宗元所说的“圣人”就是“古圣王”。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历于宣王”作“挟中兴复古之德”的状语,中间停顿,“宣王”后断句;“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是两个并列句子,中间停顿;“卒不能定鲁侯之嗣”,句意完整,“鲁侯之嗣”作“不能定”的宾语,其后停顿;“陵夷迄于幽、厉”,句意完整,“陵夷”是“衰败、走下坡路”的意思,“迄于幽、厉”是对“陵夷”情况的补充说明,其后断句;“王室东徙”,句意完整的主谓句,其后断句;“而自列为诸侯”句意完整的主谓宾句子,单独成句。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判断句式;去,废除;其,表揣测,大概。
(2)得非,固定词组,难道不是,岂不是;末大不掉,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咎,过失,罪过。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译文:
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不得而知。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不得而知。那么,有或没有哪一种说法接近实际情况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接近实际情况。何以见得呢?由分封制的兴衰就可以证明。那分封制,经历了古代几个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没能把它废除。他们不是不想把它废除,而是形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就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如果没有人类的原始阶段,那么就不会有分封制。分封制的出现,不是圣人的意志决定的。
人类,开始与万物一起出现在大地上的时候,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到处奔跑,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用利爪锐牙去搏斗撕咬,而且身上没有毛羽御寒,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保卫自己。荀卿曾经说过:人类必须借助外物来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利用外物求生,必然会出现相互争夺。争夺不停,就必定要去找那些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们的命令。那些有智慧而明是非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那些争夺的人,要是他们不改悔,那就要给他们吃点苦头才会使他们感到害怕,从这时起君长和刑法、政令就产生了。这样一来,相接近的人就聚而为群。分成了许多群以后,群与群之间相争的规模也就大了。相争的规模一大,就出现了用武力来镇压,用道德来教化的统治方法。其中又有威德更高的人,各群的首领都听从他的命令,以便安定他们的部属,于是产生了许多诸侯。诸侯之间相争的规模又更大了,又有比诸侯威德更高的人,许多诸侯又去听从他的命令,以此来安定他们的封国,于是又产生了“方伯”“连帅”这一类的诸侯首领。“方伯”“连帅”之间相争的规模又更大了,于是又出现了威德比“方伯”、“连帅”更高的人,“方伯”“连帅”就又听从他的命令,以安定他们统治下的人民,然后天下就统一于天子一个人了。由此而知,是先有里胥而后才有县大夫,有了县大夫而后才有诸侯,有了诸侯而后才有方伯、连帅,有了方伯、连帅而后才有天子。从天子到里胥,他们之中有为人民办过好事的,死后他们的子孙一定会被尊奉为首领。所以说,分封制的产生不是由圣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的事情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到了周朝情况才比较说细。周朝拥有天下以后,把国土像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置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分封了许多诸侯。诸侯国像繁星罗列,遍布天下。他们集结在天子周围,就像车轮运转时辐条集中向着轮子轴心那样。诸侯们到时聚合,去朝见天子;离开天子则成为镇守疆土的臣子和维护天子的屏障。可是下传到了周夷王时,周朝的礼法遭到了破坏,天子的尊严受到了损伤,夷王竟然亲自下堂去迎接朝见的诸侯。传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倚仗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终究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这样日渐衰败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厉王,后来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在此之后,询问九鼎轻重企图夺权的人有了,放箭射伤周天子的事情发生了,甚至伏击绑架周天子的使臣凡伯,逼迫周天子杀掉大夫苌弘的事情也出现了。天下背离了常道,没有人再尊重周天子。
我认为周朝失去统治诸侯的实际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诸侯之上保留了一个天子的空名而已。这岂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造成的过失吗?于是周朝天下分成了十二个大的诸侯国,后来互相兼并又变成了七个强国。王室的权力旁落到陪臣掌政的国家里,最后周王朝被后来才封的秦国所灭亡。周朝灭亡的根源,就在于实行了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