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五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迷];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肢解于楚。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肢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选自《韩非子·和氏》,有删改)
[注]近习:国君身边的人。卖重:买卖权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B.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C.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D.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至死亡”与“虽父之不慈子”(《墨子·兼爱》)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B.商君,商鞅,战国政治家,曾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史称“商鞅变法”。
C.《诗》《书》属于五经,五经还有《礼》《易》《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
D.“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讲完“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后,接着将论宝与“法术之士”向帝王进献“法术”的相似之处对应起来,将故事揭示的道理升华。
B.作者认为人主对于法律的态度并不像和氏之璧那般急切,而下面的大臣和游说之民讨厌以法治国,习惯势力造成法术之道不行。
C.吴起与商鞅两人都遭到酷刑,而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
D.作者善于把丰富的内涵在直观的形式中显现,如写大臣士民有如“玉人”,他们本来是鉴定璞玉的专家,却成为宝玉价值的否定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4分)
(2)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4分)
14.作者开头引用“和氏之璧”的故事,揭示出什么哲理?(3分)


10.D(原文标点: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11.D(“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中“当”的意思是“适合”:“人君当神器之重”中“当”的意思是“主持、掌握”)
12.C(“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错,原因表述错误)
13.(1)我伤心的是本来是块宝玉却被称作石头,本来是正直的人却被叫作骗子,这就是我伤心的原因啊。(得分点:“题”“诳”“所以”各1分,大意1分)
(2)裁减不急需的多余的职官,用(省下来的费用)供养精锐干练的将士。(得分点:“损”“枝”“奉”各1分,大意1分)
14.真正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往往并不是立刻就被人承认的,(1分)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等待人们的发现。(2分)

【参考译文】
楚国人和氏在楚山里得了块璞玉,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璞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派玉匠鉴定这块璞玉,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和氏是在欺骗他,就砍去了和氏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和氏又恭恭敬敬地把那块璞玉献给了武王,武王派玉匠鉴定这块璞玉,玉匠又说:“这是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和氏是在欺骗他,就砍去了和氏的右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和氏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脚下哭起来。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眼里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听到这事,派人问和氏这样哭的原因,来人说:“天下被砍断脚的人多了,您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和氏说:“我并不是伤心我被砍去了双脚,我伤心的是本来是块宝玉却被称作石头,本来是正直的人却被叫作骗子,这就是我伤心的原因啊。”文王就派玉匠雕琢那块璞玉,就在那块璞玉中得到了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那些珍珠宝玉,是国君急于要弄到手的。和氏即使进献的璞玉不好,也没有对君王构成危害。但还是在两只脚被砍断之后那块宝玉才被确认。判断宝玉是这般困难啊!现在国君对法术,不一定像和氏璧那么急需。那么,法术之士没有被处罚,只不过是他们还没有向帝王进献“法术”的主张罢了。(如果)人主运用法家的治国之“术”,那么大臣就不能独断专行,国君身边的侍臣也不敢买卖官爵;官府按法律办事,那么流民便会走向农业生产,而游说之士也就不敢夸谈战争了;如此,法术竟是群臣士民认为有害的东西。人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责难,(也不能)超越百姓的指责,(他能)不顾一切地采用法家的主张吗?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被杀死和逃亡的地步,他们的主张也一定不会被确认。
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传统,说:“大臣的权力太重,领受封地的人太多。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对上威胁国君,对下虐待百姓,这是使国家贫穷、武务衰弱的办法。不如把领受封地人子孙的封爵俸禄到第三代就收回来。减少或砍掉百官的俸禄,裁减不急需的多余的职官,用(省下来的费用)供养精锐干练的将士。”楚悼王(对这办法)执行了一周年就死去了,吴起(因失去帝王的支持)在楚国被肢解。
商鞅用十家五家相连的办法教给秦孝公,焚烧《诗经》《尚书》,明确法令,堵塞了权贵私人请托的门路,及时兑现为国家立功者的奖赏;禁止游说求官的人(四处流动),让耕地、征战有功的人地位显赫起来。秦孝公实行了这套主张,人主(秦孝公)凭这套法令地位更崇高,也更稳固了,国家靠这套办法也富足强大了。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国被车裂。
楚国不用吴起,国土被侵夺,国内也一片混乱;秦国实行商鞅之法,国家富强起来;这两个人的主张,已(被证明)是适合(治国)的了。但是,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那又是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大臣认为新法(给他们带来)痛苦,游说之士讨厌(用新法使国家)太平有秩序。现在的社会,大臣贪图(能损公肥私的)大权,游说之士安于(用请托可得爵禄的)混乱局面,比当年秦、楚的传统还厉害,但人主并没有像楚悼王、秦孝公那样听取(法家意见的气魄),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着吴起、商鞅这两个人的危险,去(向人主)阐明自己关于“法术”的主张呢?这就是现实混乱而没有霸王(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言文练习
《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声洞《起义前别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泰山记》《游九鲤湖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与乙相善》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之佟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孔有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重午》《临江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赤壁赋》《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郝廷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卫次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琬《传是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淮南子·道应训·白公胜得荆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五代史·王建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贞运《节寰袁公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陈公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寒松赋》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梁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代名人轶事·汤文正公斌》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祁《杜甫传赞》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流芳《题灯上人竹卷》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观德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才子传·张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大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说林上·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仲不谢私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饰邪》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桓公好服紫》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韩非子·难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解老》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问于大夫文种》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有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文公攻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二柄》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人身善织屦》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