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明史·俞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俞谏,字良佐,桐庐人。父荩,举进士,官御史,按江西,治外戚王氏、万氏宗族恣横罪,坐事,谪澧州判官,大筑陂堰,溉田可万顷,累迁郧阳知府。谏举弘治三年进士,授长清知县。正德六年摧右金都御史,治水苏、杭诸府,修治圩塘,民享其利,寻进右副都御史。八年春,姚源降贼王浩八叛,诏以谏代陈金督江西、浙江、福建诸军讨之。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浩八奔据贵溪裴源山,余众复集,连营十里。谏令秩与副使胡世宁、参政吴廷举列屯要害,断其归路。躬乘夜冒雨潜进,大破之,遂擒浩八,其党溃走玉山。谏与江西巡抚任汉复击斩七百余人,余贼奔姚源,谏督廷举等进剿,逼擒之。谏惩金失,一意用兵。东乡贼为金所败乞降,隶世宁,号新兵,而剽掠如故,既惧罪复叛,遣兵讨擒之。副使李情治峻急,众欲叛,畏而不敢发。会主将卒,众遂作乱,杀情等,焚廨舍,谏发兵擒之,乱乃定。言官劾谏及汉,兵部召汉还,命谏兼领巡抚。明年击临川贼,斩其魁。贼踞万山中,称王且八年,遣兵深入,悉就擒,俘斩千七百余人。录功,进谏右都御史,巡抚如故。剧贼徐九龄者,初啸聚建昌、醴源,已,出没江、湖间,积三十年。黄州、德安、九江、安庆、池州、太平咸被其害,谏讨斩之,群盗悉平。后遭劾,十一年召还,遂乞致仕。嘉靖改元,用荐起故官,总督漕运,其秋,召掌都察院事。逾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庄襄。
(节选自《明史·俞谏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B.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C.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D.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在古代科举制度中,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被取之士称进士;明清时,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进士。
B.致仕,即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的辞职归家。
C.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皇帝即位颁布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
D.溢,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与一般文人的谥号性质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俞谏修堤治塘,造福百姓。他任右金都御史时,治理苏杭一带的水利,修理整治堤堰和塘坝,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B.俞谏行事果敢,有勇有谋。他平定王浩八叛乱时用兵果断,先派人占据要地断其退路,并借助有利时机反败为胜。
C.俞谏以人为鉴,战绩卓著。他注重借鉴别人的得失,在屡次征讨贼人的叛乱中,战功赫赫,甚至因此而提升官职。
D.俞谏担任官职,忠心为君。他进士出身,从长清知县到负责掌管都察院,为官尽责,虽多遭弹劾,终被朝廷重用。
1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躬乘夜冒雨潜进,大破之,遂擒浩八,其党溃走玉山。(4分)
(2)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4分)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坐事,谪澧州判官                            坐:因为
②会主将卒,众遂作乱                         会:恰逢
③池州、太平咸被其害                          被:遭受
④非曰能之,愿学焉。                         能:胜任
⑤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爱:喜爱
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活着
⑧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⑨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兼词,从哪里
⑩窃以为大王不取也                           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⑪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
A.①④⑥⑩             B.②⑦⑧⑩           C.③④⑧⑨               D.②⑤⑥①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时浩八众万余,屯浙江开化,为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遁还江西德兴,以所执官吏为质,求抚于按察使王秩,秩受之,为传送姚源)
11.D(“带有褒扬意义”错)
12.B(“反败为胜”错)
13.(1)(俞谏)亲自趁夜色冒着雨秘密前进,大败敌人,于是擒获了王浩八,他的同党溃散逃往玉山。(4分。“躬”“潜”“溃走”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慎重办理学校教育,把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4分。“谨”“申”“颁”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C(①坐:因……犯罪⑤爱:吝惜,舍不得⑦活:使……活命①鄙:动词,使……成为边邑)
 
附:参考译文
俞谏,字良佐,桐庐人。父亲俞荩,考取进士,被授予御史,巡察江西,惩处外戚王氏、万氏宗族纵恣横行的罪行,因事获罪,被贬为澧州判官,大力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约一万顷,积功升迁至郧阳知府。弘治三年俞谏考中进士,被授予长清知县。正德六年,被提升为右金都御史,治理苏州府、杭州府等地水利,修理整治堤堰塘坝,让百姓得到实惠,不久晋升右副都御史。正德八年春,姚源降贼王浩八发动叛乱,朝廷诏命俞谏替代陈金督率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军队讨伐他。当时王浩八的一万多人,驻扎在渐江开化,被同知伍文定等人击败,逃回江西德兴,王浩八把俘获的官吏作为人质,向按察使王秩提出招抚要求,王秩应允,将他们遣送回姚源。王浩八奔逃并占据贵溪裴源山,剩下的贼人再次聚集,营地绵延达十里。俞谏令王秩与副使胡世宁、参政吴廷举在要害之地列兵驻守,切断他们的退路。俞谏亲自趁夜色冒着雨秘密前进,大败敌人,于是擒获了王浩八,他的同党溃散逃往玉山。俞谏和江西巡抚任汉又攻击斩杀七百多人,其余贼寇逃奔到姚源,俞谏督令吴廷举等人前往清剿,逼迫贼人走投无路而擒获他们。俞谏有戒于陈金的失策,一心发兵征讨。东乡贼寇被陈金击败乞求投降,隶属胡世宁,称为新兵,然而抢劫掠夺依旧如故,不久畏罪又反叛,俞谏派遣士兵讨伐捉拿了他们。副使李情治理严酷,众人想反叛,由于畏惧而不敢有所行动。恰逢主将死去,众人趁机作乱,杀掉李情等人,焚烧官府,俞谏派遣军队擒拿他们,叛乱才平定。谏官弹劾俞谏和任汉,
兵部召令任汉返回,命令俞谏兼任巡抚。第二年出击临川贼寇,杀掉他们的首领。叛贼据守群山之中,称王将近八年,俞谏派遣军队深入攻击,贼寇全部被擒,俘虏斩杀一千七百多人。朝廷记录功勋,提拔俞谏为右都御史,依旧担任巡抚。大贼徐九龄,起初在建昌、醴源聚众为盗,后来,出没于长江、鄱阳湖一带,长达三十年。黄州、德安、九江、安庆、池州、太平等地都深受其害,俞谏讨伐斩杀他们,群贼全被荡平。后来俞谏遭到弹劾,正德十一年被召回,于是他乞请辞官。嘉靖改元之年,俞谏由于被推荐重新起用担任原官职,总体督管漕运,这年秋天,被召回掌管都察院事。第二年他死于任上,赠太子太保称号,谧号庄襄。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体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吕大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费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徐光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黄孔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杨继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张居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开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大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明史·金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马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万元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胡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徐九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世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杨守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林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熊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邹维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敬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诈疾平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刘熙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金兴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朱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任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魏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齐之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秦良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赵南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翁大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程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