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管子·区言》《韩非子·定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周书》曰:“国法废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故曰“法”。
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此二者主之所恒也。夫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私者,下之所以侵法乱主也。故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然故堪材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众强富贵私勇者不能侵也。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宝用也。
(节选自《管子·区言》)
材料二:
问者曰:“徒术①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
对曰:“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公孙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武王死,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成其汝南之封。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虽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注】①术:《韩非子》有:“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设告相A坐而责其实B连什伍C而同D其罪E赏厚而信F刑G重而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训,动词,指教导训诫,现代汉语中的“教训”也常作名词,指从错误之中取得的经验。
B.谲其辞,诡辩,其中的“谲”指变化、变幻,与成语“风谲云诡”中的“谲”词义相同。
C.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文中“万乘”指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是说韩国兵力的雄厚。
D.却,指退,与白居易《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却”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书》认为,国法如果废弛多变,国君就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人民不守法、官员脱离法度办事,都是不祥的。
B.法与私是相对立的,法,是自上而下用以管理百姓的;私,是自下而上会对君主造成扰乱的,圣君要以法克私。
C.韩昭侯时,晋国旧法没有废除,韩国新法已经公布,两套法令的存在,使行事的标准难以统一,从而贻害无穷。
D.秦国的许多实权者都利用秦国的富强,长年攻打其他国家,用来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秦国国君不能用法治理的结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
(2)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
14.材料一、材料二都写“法”的治国理念,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BEF
11.B    
12.D    
13.(1)所谓仁义礼乐,都是从法里产生的,这法是先圣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的。
(2)所以打了胜仗,大臣就尊贵起来;扩大地盘,就建立了私人的封地:这是君主不能用术去了解奸邪的缘故。 
14.①材料一强调“法者不可不恒也”,法令要统一,不可随意更改。②材料二强调“法”与“术”的关系,认为不能只有“法”而没有“术”(或“法”“术”要兼用)。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设立告奸和连坐的制度来考察犯罪的实情,使什伍之家同受罪责,该厚赏就一定厚赏,该重罚就一定重罚。
“设告相坐而责其实”与“连什伍而同其罪”结构相似,中间B处断开;
“赏厚而信”与“刑重而必”结构相同,单独成句,前后EF处断开。
故选BEF。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大臣们不用礼节和法制来教育百姓。
B.错误。“谲”指狡诈、欺诈,不是“变化、变幻”的意思。句意:奸臣仍然有办法进行诡辩。/风云怪诞,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C.正确。
D.正确。句意:追击敌人再危险也不退却。/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秦国国君不能用法治理”错误,“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虽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可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秦国国君不能用法治理”,而是“主无术于上”。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出于法”,状语后置,应为“于法出”;“所以”,用来……的;“一”,统一。
(2)“益”,扩大;“立”,建立;“知”,了解。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国法废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恒也……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此二者主之所恒也”可知,材料一强调“法者不可不恒也”,法令要统一,不可随意更改。
②由原文“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主无术以知奸也”可知,材料二强调“法”与“术”的关系,认为不能只有“法”而没有“术”(或“法”“术”要兼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所谓仁义礼乐,都是从法里产生的,这法是先圣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的。《周书》上说:“国法废弛不统一,国君不祥;人民不守法,不祥;大臣们不用礼节和法制来教育百姓,不祥;百官办事人员脱离法度办事,不祥。”所以说:法是不可不永远坚持的,它是国家存亡、治理好坏的根源,是圣明君主用来作为治理天下最高的标准。无论君主或群臣、上层或下层、责者或贱者,都必须遵守,所以叫“法”。
圣明君主必须永远坚持的有两条:一是明确宣布法度而坚定地执行它,二是禁止人民行私而管束役使他们,这两条是君主应当永远坚持的。法,是君主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管理下属的。私,是属下用来侵犯法度扰乱君主的。所以,圣明君主立下法度而坚定地执行着它,这样,那么所谓能干的人、懂法的人、多识博学的人们,就不可能扰乱法度了;人多势强、富贵而有私勇的人们,就不可能侵犯法度了。所以,法是天下的最高准则,是圣明君主处理事务的法宝。
材料二:
问话的人说:“只用术而不用法,或只用法而不用术,这样都不行,那是为什么呢?”
韩非回答说:“申不害是韩昭侯的辅佐大臣。韩国是从晋国分出来的另一个国家。晋国的旧法没有废除,而韩国的新法又已公布,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不统一韩国的法令,奸邪的事就增多了。所以奸人认为旧法令对自己有利,就依照旧法令行事,认为新法令对自己有利,就依照新法令行事,他们从旧法和新法的矛盾、前后政令的对立中取利,那么申不害即使频繁地让韩昭侯运用术,奸臣仍然有办法进行诡辩,所以,申不害凭借兵力雄厚的强韩,经过十七年的努力还没有成就霸业,就是因为君主虽然在上面用术,但没有在官吏中经常整顿法令所造成的危害啊。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的制度来考察犯罪的实情,使什伍之家同受罪责,该厚赏就一定厚赏,该重罚就一定重罚。因此秦国人民努力耕作,劳累了也不休息,追击敌人再危险也不退却,结果使秦国国富民强;但是没用术来识别奸臣,使得秦国的富强也不过是帮助群臣罢了。武王死,秦昭襄王继位,穰侯越过韩、魏两国向东攻打齐国,经过五年,秦国没有增加一尺土地,而穰侯却增加了陶邑的封地。应侯范雎攻打韩国达八年之久,给他自己增加了汝南的封地。从那以后,许多在秦国执政的人,都是应侯、穰侯一类的人物。所以打了胜仗,大臣就尊贵起来;扩大地盘,就建立了私人的封地:这是君主不能用术去了解奸邪的缘故。商鞅纵然频繁地整顿法令,臣下反而利用了他变法的成果。所以凭借强秦雄厚的实力,几十年还没有成就帝王霸业,就是因为官府虽然不断地整顿法令,但君主在上面不能用术,结果带来了害处。”
 


相关文言文练习
《管子·区言》《韩非子·定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飞论良马》《请以赐金买田宅对》《战国策·齐人讥田骈不仕》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李将军列传》《资治通鉴·汉纪九》《何博士备论·正义之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和氏》《工之侨献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虞卿传》《战国权谋之士,游说从横》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战奇略》《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难二》《韩非子·十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杨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朋党论》《上神宗皇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论·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秦叔宝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花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枚《李晴江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潜夫论·德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正谏》《贞观政要·求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翱《东海郡开国公徐公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马廷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马廷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游洞序》《游三游洞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元方卖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贿赂失人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记事本末·平江南》《宋史·曹彬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子履庄》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崔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小问》《论语·为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法法第十六》《春秋繁露·天道施第八十二》
《管子·重令》《吕氏春秋·离俗览》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法》《有度》《原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霸形》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管子·轻重》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韬·文师》《管子·投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势》《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小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管子·小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霸形》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小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管子·小匡》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牧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国蓄》阅读练习及答案
《御民之辔》《贞观政要》阅读练习及答案
《管子·明法解》《淮南子·主术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