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 ”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兼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援犀将见者,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 使人疾耶 芭苴行耶 谗夫昌耶 宫室营耶 女谒盛耶 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木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莫瘗,靡神不宗。”言疾早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材料二: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雠;意气易动,跷然不固;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购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颊倒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
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侯之忧于孙叔敖。孙叔敖日夜不息,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节选自《吕氏春秋·情欲》)
【注】荆庄王:又称楚庄王 ( —前591年),楚穆王的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世人之事A君者B皆以孙叔敖之遇C荆庄王为幸D自有道者E论之F则不然G此荆国之幸。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煎,使动用法,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煎”用法相同。
B. 靡,没有,与《氓》中“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靡”意思相同。
C. 疾,痛恨,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意思相同。
D. “乎”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乎”意思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楚庄王爱好打猎,大夫们劝谏楚庄王现在晋楚两国形势危急,不要沉迷于打猎,他们认为有志向的人不会做没有目标的事情。
B. 商汤因为连续大早七年而令入向山神河神祷告,并从政令是否适度、是否使百姓遭受痛苦、是否贪贿成风等方面进行反思。
C. 圣人和俗主都有情欲,不同的是圣人遵循节度以克制欲望,而世俗的君主缺乏对情欲的克制,所以动辄灭亡。
D. 世俗的君主一味地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会招致百姓怨恨指责,给自己树起大敌,容易动摇意志,变化迅速而不坚定。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
(2)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14. 对于好猎一事,楚庄王本人和“有道者”看法各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0.BDG。
11.D。解析:D.“乎”都相当于介词“于”,在。
12.A。解析:“他们认为有志向的人不会做没有目标的事情”错误,从原文“故曰:苟有志
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可知这并非大夫们的观点,而是《说苑·君道》的观点。
13.(1)打完猎能分享他的猎物,我因这件事看出他是仁义的。(解析:“罢田”,打完猎;
“是以”,因为这件事。各 1 分,句意 2 分。)
(2)话没说完就天降大雨,所以上天回应人,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回响随着声音一样。
(解析:“未已”,没有说完;“效”,模仿、仿效、随着。各 1 分,句意 2 分。)
14. 解析:①楚庄王认为自己打猎是为了考察物色人才,使楚国安定。
②“有道者”认为他打猎是为了贪图享乐,满足自己的欲望。
(答出考察物色人才 1 分,使楚国安定 1 分,贪图享乐 1 分,满足自己的欲望 2 分)
}①材料一中的“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可知楚庄王打猎是为
了借此考察物色人才,最终使楚国安定。②材料二中的“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俗主
亏情”和“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可知“有道者”认为楚庄王打猎是为
了贪图享乐,满足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