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旧唐书·李敬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请,不避寒暑,马周及许敬宗等皆推荐延誉之。乾封初,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
    总章二年,累转西台侍郎,兼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兼检校司列少常伯。时员外郎张仁祎有时务才,敬玄以曹事委之。仁祎始造姓历,改修状样、铨历等程式,处事勤劳,遂以心疾而卒。敬玄因仁祎之法,典选累年,铨综有序。自永徽以后,选人转多,当其任者,罕闻称职,及敬玄掌选,天下称其能。预选者岁有万余人,每于街衢见之,莫不知其姓名。其被放有诉者,即口陈其书判失错及身负殿累,略无差殊。时人咸服其强记,莫之敢欺。选人有杭州参军徐太玄者,初在任时,同僚有张惠犯赃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诣狱自陈与惠同受。惠赃数既少,遂得减死,太玄亦坐免官,不调十余年。敬玄知而大嗟赏之,擢授郑州司功参军,太玄由是知名,后官至秘书少监、申王师,以德行为时所重。敬玄赏鉴,多此类也。咸亨二年,授中书侍郎,余并如故。
    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又与赵郡李氏合谱,故台省要职,多是其同族婚媾之家。高宗知而不悦,然犹不彰其过。仪凤元年,代刘仁轨为中书令。调露二年,吐蕃入寇,仁轨先与敬玄不协,遂奏请敬玄镇守西边。敬玄自以素非边将之才,固辞。高宗谓曰:“仁轨若须朕,朕即自往,卿不得辞也。”竟以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率兵以御吐蕃。及将战,副将工部尚书刘审礼先锋击之。敬玄闻贼至,狼狈却走。审礼既无继援,遂没于阵。俄有诏留敬玄于鄯州防御,敬玄累表称疾,乞还医疗。许之。既入见,验疾不重,高宗责其诈妄,又积其前后愆失,贬授衡州刺史。稍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八。
选自《旧唐书·李敬玄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任者,罕闻称职 当:主持
B.太玄亦坐免官,不调十余年 坐:连累
C.仁轨若须朕,朕即自往 即:立即
D.高宗责其诈妄,又积其前后愆失 积:加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处事勤劳,遂以心疾而卒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①及敬玄掌选,天下称其能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①时人咸服其强记,莫之敢欺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
D.①审礼既无继援,遂没于阵 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李敬玄“知人善任”和“贪生怕死”的一组是
A.时员外郎张仁祎有时务才,敬玄以曹事委之 敬玄闻贼至,狼狈却走
B.仁祎始造姓历,改修状样、铨历等程式 敬玄累表称疾,乞还医疗
C.敬玄因仁祎之法,典选累年 既入见,验疾不重
D.敬玄知而大嗟赏之,擢授郑州司功参军 稍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敬玄记忆力超强,他能能叫出一万多参加考选的官员的名字,如果参选官员有异议,他还能当场予以准确说明。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这一点。
B.徐太玄受到李敬玄的赏识是由于他为解救张惠而牺牲自己,后来徐太玄得以升迁,受到当时人的推重,这说明了在官场上互惠互助有重要意义。
C.李敬玄曾以称职而备受称赞,后来却结党营私、任人唯亲,他的很多亲属盘踞着台省的要职,这让皇帝不满,但皇帝并没有公开批评他的过错。
D.李敬玄担任中书令时被皇帝强行授予军职,并令其率领军队去抵御吐蕃的入侵,李敬玄在大敌当前的时刻令刘审礼先行出击,却没有派兵增援。
(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
B.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
C.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
D.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请,不避寒暑,马周及许敬宗等皆推荐延誉之。
(2)同僚有张惠犯赃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诣狱自陈与惠同受。
(3)仁轨先与敬玄不协,遂奏请敬玄镇守西边。敬玄自以素非边将之才,固辞。
【解析】(1)即:就
(2)介词,因为。B项,①代词,他的;②指示代词,这。C项,①代词,他;②助词,的。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
(3)B项,前一个说的是张仁祎编制姓历、修改规程;C项,说的分别是李敬玄沿袭张仁祎的方法和皇帝确认李敬玄并未病重;D项,后一个说的是李敬玄的官职变动。
(4)说明的不是“在官场上互惠互助有重要意义”,而是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曾经有污点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5)原文为: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
【答案】(1)C
(2)A
(3)A
(4)B
(5)B
(6)
(1)李敬玄的秉性虽然端庄严峻,有不可侵犯之色,但勤于拜见权要,不避寒暑,马周和许敬宗等人都极力推荐并称赞他。
(2)同僚张惠犯了贪赃罪应当处死,徐太玄可怜他母亲年老就到监狱自首中和张惠同时接受赃物。
(3)刘仁轨原先与李敬玄不和,这时便上奏皇帝请求派李敬玄镇守西部边境。李敬玄认为自己不是边将之才,坚决推辞。
参考译文:
    李敬玄,是亳州谯人。李敬玄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五礼。贞观末年,高宗在东宫,马周上奏举荐了他,召进崇贤馆,兼参与侍读之事,依旧借御书学习。李敬玄的秉性虽然端庄严峻,有不可侵犯之色,但勤于拜见权要,不避寒暑,马周和许敬宗等人都极力推荐并称赞他。乾封初年,历任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
    总章二年,多次转官担任西台侍郎,兼任太子中护、同东西台三品,并检校司列少常伯。当时员外郎张仁祎很有处理事务的才干,李敬玄就把本曹事务交他办理。张仁祎开始编制姓历,修改状样、铨历等规程,办事勤劳,最后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李敬玄沿袭张仁祎的方法,主持考选多年,诠选录用有条不紊。自永徽年以后,候补官员逐渐增多,主持考选的人很少听说有称职的,等李敬玄主持考选,天下都称赞他能胜任。参加考选的官员每年有一万多人,李敬玄每次在街道上遇见他们,没有叫不出姓名的。有人没被选上前来投诉,他可以当场口述他们书判中的错误以及依法对本人的处罚,毫无差错。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记忆力强,没人敢欺瞒他。有个候补官员是杭州参军叫徐太玄,刚到任时,同僚张惠犯了贪赃罪应当处死,徐太玄可怜他母亲年老就到监狱自首中和张惠同时接受赃物。张惠贪赃的数目减少后,就得以免去死罪,徐太玄也因此免官,十多年不得调官。李敬玄了解这件事后大为赞赏,提升徐太玄做了郑州司功参军,徐太玄因此而知名,后来官至秘书少监、申王师,因品德高尚受到时人推重。李敬玄所赏识的大多是这种人。咸亨二年,授任中书侍郎,其余官职依旧。
    李敬玄在考选部门任职很久,许多人都依附他。前后三次娶妻,都是山东的士族,他又和赵郡的李氏联宗,所以台省的要职,大多是他的同族和姻亲之家。高宗知道以后很不高兴,但依然没有公开批评他的过错。仪凤元年,接替刘仁轨任中书令。调露二年,吐番入侵,刘仁轨原先与李敬玄不和,这时便上奏皇帝请求派李敬玄镇守西部边境。李敬玄认为自己不是边将之才,坚决推辞。高宗对他说:“刘仁轨如果需要朕去,朕就会主动前往,卿不得推辞。”最终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任安抚大使,并检校鄯州都督,率领军队抵御吐番。等到将要作战时,副将工部上书刘审礼做先锋首先进攻吐番。李敬玄听说贼兵到来,狼狈逃走。刘审礼因为没有后援,便战死阵上。不久下诏书留李敬玄在鄯州防御,李敬玄多次上表声称有病,请求回京治疗,皇帝同意。入朝拜见皇帝后,检查他的疾病并不重,高宗责怪他谎言欺诈,再加上前面的过失,贬授衡州刺史。不久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淳元年死去,终年六十八岁。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阳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严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阳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王勃传》《唐才子传·王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杨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薛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许孟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韩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旧唐书·吐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魏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姚思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容斋随笔》《旧唐书·张蕴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温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韦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桓彦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景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令狐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杜鸿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窦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颜杲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齐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姚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王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于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嗣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唐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姜师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崔知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张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苏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诸遂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毕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韩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旧唐书·李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魏玄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颜籀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王雄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孔述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李元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苏世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尚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杨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罗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吴少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