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忠贞?”王珪曰:“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堪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将自武关趋蓝田以赴长安。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遏,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加左光禄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从平薛举A时B珍物山C积D诸将皆争E取F之G通独H无所犯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唐太宗的自称。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如《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
B.驱使,在文中意思是任用。与《孔雀东南飞》中“妾不堪驱使”的“驱使”意义不同。
C.将,在文中意为率领、带领。与贾谊《过秦论》中“将数百之众”的“将”意义相同。
D.寻,此处意为不久。与李密《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的“寻”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派屈突通的儿子去劝降,屈突通却对儿子说如今他们不是父子而是仇敌,并用箭射儿子,他的士卒们见此情况都溃散了。
B.屈突通被义兵追至桃林,只剩他一人。他向东南大声痛哭,认为自己担当统帅,用尽了全力,虽然战败了,但对国家是忠心的。
C.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和桑显和一同追赶屈突通,抓到后将他押到长安。
D.后来屈突通跟从太宗讨伐王世充。王世充被平定后,屈突通功居第一,不久被授官。几年后,自认不熟习文法,拒任刑部尚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堪嘉尚。(4分)
(2)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4分)
14.屈突通的谥号为‘忠’,其生平表现是否与该谥号相符?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陈述理由。(3分)
答案:
10.(3分)ADG
11.(3分)C(C项“将”在文中意为“打算”,“将数百之众”的“将”意思是率领、带领,两者意义不同。B项“妾不堪驱使”中的“驱使”意思是使唤,与文中“任用”不同义。)
12.(3分)A(“见此情况”四字删掉,于文无据。)
13.(8分)(1)太上皇授给他官职,他多次托病坚决推辞了。这种忠义操守,应该嘉奖推崇。(每,多次;固:坚决;尚:推崇。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2)我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位君主,接受别人的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蒙,蒙受;安,怎么;而已,罢了。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14.(3分)相符合,具体表现为①面对劝降,他断然拒绝,决意以死报国。②被擒后,面对高祖的慰劳,他痛哭自己未能尽节,令隋朝蒙羞。③清正奉国,不贪求名利。(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们说:“忠义刚烈的臣子,哪一个朝代没有呢?你们知道隋朝谁是忠孝贞良的人?”王珪说:“还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作卫士,当宇文化及起兵叛逆时,独孤盛一人,抗拒而死。”太宗说:“屈突通为隋将,在潼关作战,听说京城陷落,便领兵向东逃窜。当我们的军队追到桃林的时候,我派遣他的家人前去招安,他就杀掉他的家奴。后来我们又派遣他儿子去,他却说:‘我蒙受隋朝任用,已经侍奉两代帝,现在是我以死保全名节的时候,你我过去是父子关系,现在我们是仇敌。’于是拿箭射他儿子,他的儿子只好逃走了,最后他所带领的士兵全都逃走。只剩他一人,屈突通向东南方向大声痛哭着说:‘我承受国恩,担当统帅,智能与力量都用完了,导致今天的失败,不是我对国家不忠诚。’话刚说完,追赶的兵士就擒住了他。太上皇授给他官职,他多次托病坚决推辞了。这种忠义操守,应该嘉奖推崇。”于是下令有关部门,查访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因敢于直谏而被诛者的子孙,上奏朝廷。
材料二: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不久唐兵渡过了黄河,在饮马泉打败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屈突通很害怕,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打算从武关到蓝田赶赴长安。但大军到潼关时,被刘文静阻止,不能前进,两军相持有一个多月。通又命令显和夜里袭击刘文静,显和兵败,(文静)俘虏了他的兵部,有人劝他投降,他哭着说:“我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位君主,接受别人的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他常常自己摸着脖子说:“应当为了国家来挨别人一刀!”屈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向东,要去洛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和显和一同追赶屈突通,于是擒获屈突通押送长安。高祖李渊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臣子的节义,力量用尽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呵,愧对辅佐大王。”皇帝说:“你是个隋朝的忠臣呵。”命令释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举,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从头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呵。”不久屈突通兼任陕东道行台仆射,跟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王世充被平定后,通的功劳为第一,不久被授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在洛阳镇守。几年后,征拜为刑部尚书,通自认为自己不熟习文法,所以坚持拒绝,转为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予洛州都督,加左光禄大夫。第二年死去,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