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材料二:
田表圣奏议叙
苏轼
故谏议大大、赠司徒田公表圣奏议十篇。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益自敌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况于人主乎?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自太平兴国以来,至于咸平,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夫有绝人之资,必轻其臣;无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之所甚惧也。方汉文时,刑措不用,兵革不试,而贾谊之言曰:“天下有可长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后世不以是少汉文,亦不以是甚贾谊。由此观之,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当如是也。
谊虽不遇而其所言略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时。然谊尝建言,使诸侯王子孙各以次受分地,文帝未及用,历孝景至武帝,而主父偃举行之,汉室以安。今公之言,十未用五六也,安知来世不有若偃者举而行之欤?愿广其书于世,必有与公合者,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谊A虽B不C遇D而E其F所G言H略I已J施K行L不M幸N早O世P功Q烈R不S著T于U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照,即照见自己;自贤,即以为自己贤明,“贤”是“以为贤明”的意思。
B.遗直,即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作者在文中赞美了田公直言敢谏。
C.大治,指治理得好。“治”与《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治”含义不同。
D.是,指这、这样。“是”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中“是”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先概写太宗以和颜悦色“求谏”,再引用他自己的话写他为什么要“求谏”,是一则以“记言”为主的短章。
B.材料二开篇,苏轼就称赞田公为“古之遗直”,也由衷称颂“二宗”虚怀若谷,能接纳田公直言不讳的进谏。
C.汉文帝的时候,由于对内不用严厉的刑法,对外也不兴兵动武,所以,贾谊为此忧虑,向文帝进谏。
D.苏轼认为有必要将田公的奏议集刊行于世,让它广泛流传,期望能遇到与田公见解相合之人,让奏议得以发挥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2)其尽言不讳,盖自敌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况于人主乎?
14.唐太宗与苏轼都论说了臣子进谏的必要性,两人阐释的内容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其同异。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LP11.D12.C
13.(1)太宗容颜威严庄重,入朝见他的各种官员,都失去了他们(平日的)举止姿态。(2)他直言不讳,大概连(即使)与他地位相当或以下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不能忍受,更何况是对于君主呢?
14.(1)同:两人都从人性的弱点出发,借用古事谈到君主需要臣子进谏。(2)异:唐太宗以隋亡为例,论说臣子不进谏导致君臣亡国破家;苏轼以贾谊谏文帝为例,证明进谏成就了汉代的安定和君臣的美名。
田表圣奏议叙
苏 轼
已故的谏议大夫被追赠为司徒的田锡(表圣)有十篇奏章。唉,田锡,是有先古遗风的直谏之臣啊。他敢于直谏,毫不隐讳,大概从仇敌以下,遭受过他针砭的就有不能忍受的人,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我因此了解了太宗、真宗两位君王的圣明。自从太平兴国以来,一直到咸平年间,可以说是天下最太平的时期,千载难遇啊。然而田锡的谏言,常常好像有难以预测的忧患,(仿佛忧患)近在一朝一夕之间,为什么呢?
古代的君子,必定担忧太平之世并且会为明君担心。明君有超过一般人的资质,太平之世没有可让人害怕的事情去防备。有超过一般人的资质,必定会轻视他的臣下。没有可让人害怕的事情去防备,必然会忽略他的百姓。这就是君子十分担忧的地方。当初汉文帝时,刑罚不施行,战争不采用(可谓天下太平),但是贾谊提醒说:“天下有可能令人长叹息的事情,有可能让人流泪的事情,有可能让人痛哭的事情。”后世不因此轻视汉文帝,也不因此责备贾谊。由这看来,君子巧逢太平盛世并且侍奉明君,效法的就应当像这样。
贾谊虽然没有得到君主的信任,但是他的建议基本上已经实施了,不幸英年早逝,功业没有在当时显露出来。但是贾谊曾经提出建议,让诸侯王的子孙各自按等级享受分封的土地,文帝没有来得及实行,历经孝景帝到汉武帝,主父偃提倡并实行了它,汉王室因此安定。现在田锡的谏言,十中未采用五六,哪里知道后代就没有像主父偃那样的人提倡并实现它呢。希望在世上推广他的谏书,一定有与田公想法一致的人,这也是忠臣孝子的愿望啊。